以“道器合一”“道在器中”的理念重塑工程教育——工程教育哲学笔记之一

被引:15
作者
李伯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工程教育哲学; 工程教育史; 教育理念; 道器合一; 重道轻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TB-4 [];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08 ;
摘要
工程教育哲学是工程哲学和教育哲学的交叉学科,工程教育的使命、目前形势和困境要求开拓和深化工程教育哲学研究,特别是要求研究工程教育理念问题。在教育史上,学校形态工程教育的开端晚于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两千多年。在工程教育缺席的情况下,一般性教育理念不可避免地是"排斥工程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史上,纽曼和洪堡的教育理念都有"轻视工程教育"的特征。本文认为,工程教育理念的核心问题是道器关系问题。根据工程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上对道器关系的认识以及对黑格尔主奴观和马克思工程观的分析,工程教育理念应该是道器合一和道在器中。这种理念既反对重道轻器又反对重器轻道,对工程教育的自立、自觉、自信和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多元化的工程教育历史传统 [J].
孔寒冰 ;
叶民 ;
王沛民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 (05) :1-12
[2]   蔡元培的工程教育观 [J].
张雪永 .
学海, 2009, (06) :129-133
[3]   21世纪之初工程哲学在东西方的同时兴起 [J].
李伯聪 .
中国工程科学, 2008, (03) :13-16
[4]   “我思故我在”与“我造物故我在”——认识论与工程哲学刍议 [J].
李伯聪 .
哲学研究, 2001, (01) :21-24+79
[5]  
麻省理工学院的成长历程.[M].(美) 凯泽 (Kaiser;D.) ;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6]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论坛报告集.[M].吴启迪.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7]  
工程哲学.[M].殷瑞钰; 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8]  
现代大学及其图新.[M].(美) 罗斯布莱特 (Rothblatt;S.)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9]  
西方博雅教育思想的起源、发展和现代转型.[M].沈文钦; 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0]  
废墟中的大学.[M].(英) 雷尔斯;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