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煤焦破碎成灰模型研究
被引:3
作者
:
于敦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于敦喜
徐明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明厚
黄建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建辉
李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庚
刘小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小伟
俞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俞云
机构
:
[1]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3]
湖北 武汉
来源
:
工程热物理学报
|
2005年
/ 06期
关键词
:
煤;
破碎;
逾渗;
模型;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K227.1 [燃烧与调整];
学科分类号
:
080703 ;
摘要
:
本文从颗粒破碎的角度,建立了燃烧过程中单颗煤焦的逾渗破碎及其成灰模型,并深入研究了初始大孔隙率对颗粒破碎程度以及残灰粒径分布的重要影响。模拟结果再现了无大孔存在(φ=0)情况下,单颗煤焦生成单颗残灰的实验事实;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所考察的取值范围内,初始大孔隙率φ越大,煤焦颗粒破碎越剧烈,燃烧前期的破碎程度也随之升高,同时,φ越大,燃烧过程中单颗煤焦生成残灰的数目越多,平均粒径越小,而且残灰主要集中在粒径较小的范围内。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6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