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古近系双阳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17
作者
何玉平 [1 ]
刘招君 [1 ]
董清水 [1 ]
郭璇 [2 ]
张艳 [1 ]
窦磊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双阳组; 莫里青断陷; 伊通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81 [岩石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古近系双阳组是在吉林省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中油气赋存的主要层位。储层主要为湖底扇和扇三角洲的砂体。依据双阳组储层的大量薄片、扫描电镜、粘土矿物分析资料研究了该储层的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双阳组储层的成岩作用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和溶解5方面的作用。储层中自生粘土矿物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化的过程可划分为蒙皂石渐变带、第1迅速转化带和第2迅速转化带,相应的成岩作用阶段可划分为早成岩阶段B期、晚成岩阶段A1期和晚成岩阶段A2期。依据在垂向上的成岩变化,建立了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储层的成岩作用演化序列。在垂向上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均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了储层物性的垂向分带。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油气地质.[M].周玉琦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2]  
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郑浚茂;庞明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3]   山东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J].
张琴 ;
朱筱敏 ;
钟大康 ;
宋刚 .
古地理学报, 2004, (04) :493-502
[4]   山东渤南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及沙三段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 [J].
李海燕 ;
彭仕宓 ;
黄述旺 ;
张宏伟 ;
高建波 .
古地理学报, 2004, (04) :503-513
[5]   山东车镇凹陷东部古近系沙河街组成岩作用 [J].
李潇丽 ;
田成 .
古地理学报, 2002, (04) :70-80
[6]   吉林省伊通地堑莫里青断陷水下扇沉积特征 [J].
朱建伟 ;
刘招君 ;
魏志平 ;
赵占银 ;
董清水 .
古地理学报, 2002, (03) :67-73
[7]   胜利油区砂岩成岩作用及油层保护措施研究 [J].
蔡进功 ;
张守鹏 ;
谢忠怀 ;
王朴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13-15+19
[8]   泌阳凹陷碱性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J].
邱隆伟 ;
姜在兴 ;
操应长 ;
邱荣华 ;
陈文学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9) :752-759
[9]   碎屑储集岩成岩演化过程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特征——以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地区为例 [J].
王琪 ;
史基安 ;
薛莲花 ;
陈国俊 .
沉积学报, 1999, (04) :87-93
[10]   影响敏感性储层主要因素的确定 [J].
王欣 ;
杨贤友 .
钻井液与完井液, 1998, (06)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