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春季干旱的环流特征分析

被引:8
作者
方建刚 [1 ,2 ]
白爱娟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陕西省气候中心
[3]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综合干旱指数; 干旱; 多雨; 环流形势; 合成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选用陕西51个气象站1962~2008年3~5月降水量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根据综合干旱指数确定了陕西春季干旱等级和持续时间,利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分别对陕西春季干旱和春末夏初季干旱年的大气环流进行研究,并与多雨无旱年的大气环流特征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陕西春季干旱持续时间长,呈北强南弱的不均匀分布模态。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区东部是春季易发生干旱的关键区。陕西春季干旱年500 hPa环流形势表现为欧亚中高纬度距平场纬向分布呈现"-+-",中亚高压脊偏强,东亚大槽明显偏深,表现出冷暖空气交汇区偏南的冬季风环流特征;相反春季多雨年中纬度盛行纬向气流,东亚大槽偏浅且位置偏东,咸海、里海附近多低压系统活动,南支西风带中孟加拉湾长波槽偏深。春末夏初季影响陕西干旱的环流表现为"-+-+"的距平分布,中亚高压脊偏强,中纬度盛行纬向气流,冷空气多偏北路径向东南移动,西太平洋副高偏弱,位置偏东偏南;相反春末夏初季多雨年乌拉尔山高脊偏强,贝加尔湖多长波槽活动,同时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对流层低层青藏高原东侧南风较常年同期偏强。最后相关分析表明陕西春季干旱指数与前期冬季乌拉尔山附近高度场有显著负相关,前期冬季乌拉尔山高脊偏强(弱),陕西春季易发生干旱(多雨)。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加权马尔可夫模型的标准化降水指数干旱预测研究 [J].
王彦集 ;
刘峻明 ;
王鹏新 ;
韩萍 ;
朱德海 ;
张树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5) :198-203
[2]   近50a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J].
任朝霞 ;
杨达源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8) :48-53
[3]   气象、农业干旱指标综述 [J].
姚玉璧 ;
张存杰 ;
邓振镛 ;
董安祥 ;
张秀云 ;
魏锋 ;
杨金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1) :185-189+211
[4]   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与东亚夏季风、大气环流异常 [J].
高庆九 ;
郝立生 ;
闵锦忠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590-601
[5]   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 [J].
黄荣辉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6) :564-575
[6]   西北地区春季和夏季降水异常特征分析 [J].
黄山江 ;
王谦谦 ;
刘星燕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3) :336-346
[7]   中国北方近50年干旱变化特征 [J].
王志伟 ;
翟盘茂 .
地理学报, 2003, (S1) :61-68
[8]   中国北方干旱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 [J].
李维京 ;
赵振国 ;
李想 ;
孙林海 .
干旱气象, 2003, (04) :1-5
[9]   全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地区秋季降水的影响 [J].
张存杰 ;
高学杰 ;
赵红岩 .
冰川冻土, 2003, (02) :157-164
[10]   2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 [J].
宋连春 ;
张存杰 .
冰川冻土, 2003, (02) :1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