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激励和援助:贫困救助制度演进和优化的基本取向

被引:20
作者
李乐为
王丽华
机构
[1] 吉首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贫困救助制度; 就业激励; 就业援助; 劳动力群体;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11.03.039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就业援助和激励是政府对弱势群体就业实行专项援助和激发鼓励的社会政策或制度安排。促进有劳动能力的穷人就业历来是贫困救助的基本方案;引入和推进工作福利制是当代贫困救助制度体系改革的重点。在我国现行的贫困救助制度体系中,因就业激励和援助制度缺失,有劳动能力者依靠生活救助的现象突出。面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建立就业援助制度,建立生存保障与就业激励有效衔接机制,为其劳动就业给予必要的手段、机会和能力性援助,应是我国贫困救助制度优化的基本取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社会保障.[M].王元月;游桂云;李然编著;.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2]  
社会保障学.[M].郭士征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  
社会福利政策导论.[M].[美]尼尔·吉尔伯特(NeilGilbert);[美]特雷尔(PaulTerrell)著;黄晨熹等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  
当代英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M].孙炳耀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
[5]   社会工作与就业援助:一项评估研究——以失业人员为例 [J].
陈成文 ;
汪希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 39 (06) :76-81
[6]   就业援助:英、美、日三国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 [J].
陈成文 ;
邓婷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 38 (02) :91-94+102
[7]   国外社会救助的经验和中国社会救助的未来发展 [J].
冮树革 ;
比约恩古斯塔夫森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04) :78-83
[8]   社会救助的目标与我国现阶段社会救助的评估 [J].
洪大用 .
甘肃社会科学, 2007, (04) :158-162
[9]   工作福利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J].
张敏杰 .
浙江社会科学, 2006, (04) :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