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二代欧洲玉米螟的动态模型

被引:2
作者
邝幸泉
D.D.Calvin
J.S.pontius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
[2]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昆虫系
[3] 堪萨斯州立大学统计系
关键词
欧洲玉米螟; 防治动态模型; 系统分析; 经济允许为害水平;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1986.04.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组建防治第二代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Huboer)的动态模型。系统分为:玉米螟种群动态;玉米生育期与玉米螟之间的物候关系;玉米螟为害玉米后造成的产量损失;以及经济允许为害水平等四个亚系统。模型以田间第二代卵量增长逻辑蒂斯Logistic曲线为基质,并由全代单株累计幼虫密度,当代卵块及高龄幼虫落在某一玉米生育期的比率,各生育期受高龄幼虫为害后所造成的产量损失总和,以及防治效益与消费的比值等八条公式构成。利用这个程序模型,能系统分析玉米螟第二代的发生期、发生量、为害程度和损失,以及预测防治的经济价值,从而作出合理的防治决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49 / 3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玉米螟分布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Ⅰ.一代螟卵块在春玉米上的田间分布型 [J].
管致和 ;
金瑞华 ;
卢宗海 ;
张家娴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1, (04) :1-12
[2]   应用序贯抽样检定玉米螟的防治指标 [J].
宋哲和 .
昆虫知识, 1975, (04) :39-41
[4]   北京地区玉米螟系统防治的研究初报 [J].
马世骏 ;
王序英 ;
陈玉平 ;
龙庆成 .
昆虫知识, 1974, (01) :24-26
[5]   北京地区春玉米螟害产量损失估计方法及防治指标的商榷 [J].
吳維均 ;
严毓骅 ;
蔡宁华 .
植物保护学报, 1965, (04) :323-328
[6]   玉米不同生育期遭受螟害对产量损失的影响 [J].
邱式邦 ;
周大荣 ;
董慧芳 ;
李振先 .
植物保护学报, 1964, (03) :30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