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粮食生产系统多功能转型时空格局研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

被引:28
作者
戈大专 [1 ,2 ,3 ]
龙花楼 [1 ,3 ,4 ]
李裕瑞 [1 ,3 ,4 ]
张英男 [1 ,2 ,3 ]
屠爽爽 [1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
[4]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5] 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小农; 粮食生产; 地域多功能; 生计保障; 乡村振兴; 城镇化; 黄淮海平原;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04.018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小农"为特征的粮食生产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而粮食生产模式的转型是我国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变化最为显著的部分。文章从粮食生产系统概念界定出发,基于粮食生产供给功能、农户生计保障功能、城乡转型支撑功能和生态环境保育功能,构建了粮食生产系统多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黄淮海地区1990、2000、2010和2015年四期分县截面数据,定量评价了粮食生产系统不同功能的时空格局特征,及其内在关系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供给功能不断增强,空间分布上京津地区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不断减弱,而冀、鲁、豫、皖多省交界地区不断增强;农户生计保障功能和城乡转型支撑功能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生态环境保育功能整体上"南高北低"。(2)1990—2015年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系统总体功能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高功能都市型"、"过渡提升型"和"低功能生计型"三类粮食生产地域类型。(3)粮食生产供给功能与农户生计保障功能的相关系数由1990年的0.38转变为2015年的-0.22;而粮食生产供给功能与城乡转型支撑功能相关关系由弱相关转变为负相关;粮食生产供给功能越强的地方生态环境保育功能越高。然而,1990—2015年,70%粮食生产供给功能上升的县呈现出生态环境保育功能下降的趋势,粮食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国家粮食生产政策的制定需加强对农户生计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6+182 +18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新时期粮食安全观与粮食供给侧改革 [J].
成升魁 ;
汪寿阳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 (10) :1074-1082
[2]   中国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格局及其耦合关系 [J].
戈大专 ;
龙花楼 ;
张英男 ;
屠爽爽 .
地理学报, 2017, 72 (06) :1063-1077
[3]   黄淮海地区土地利用转型与粮食产量耦合关系研究 [J].
戈大专 ;
龙花楼 ;
屠爽爽 ;
张英男 .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 34 (04) :319-327
[4]   论乡村重构 [J].
龙花楼 ;
屠爽爽 .
地理学报, 2017, 72 (04) :563-576
[5]   珠三角地区城乡空间转型过程及影响因素 [J].
杨忍 ;
徐茜 ;
李璐婷 .
地理研究, 2016, 35 (12) :2261-2272
[6]   北京都市农业多功能性动态 [J].
彭建 ;
赵士权 ;
田璐 ;
刘焱序 ;
刘志聪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 (05) :152-158
[7]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J].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2015, 34 (09) :1607-1618
[8]   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效应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J].
刘永强 ;
廖柳文 ;
龙花楼 ;
秦建新 .
地理研究, 2015, 34 (04) :691-700
[9]   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特征 [J].
杨忍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2015, 34 (03) :475-486
[10]   中国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格局测度 [J].
刘彦随 ;
杨忍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24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