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春、秋季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被引:31
作者
乔延龙
陈作志
林昭进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北部湾; 渔业生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 [水产资源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1993年春季、1992年秋季和2006年春、秋季在北部湾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北部湾渔业生物的资源状况、渔获种类的组成结构、优势度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渔业生物资源量指数的季节差异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但年均值变化不大。重要种类组成的年际变化比较明显,1993年春季和1992年秋季的优势种均为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2006年春季为发光鲷和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秋季为发光鲷、黄斑鲾(Leiognathus bindus)和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与1992-1993年相比,2006年主要种的种数明显减少,种类也发生变化。与1992-1993年相比,2006年春季和秋季的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出现明显下降,而种类丰富度变化不大。重要种类呈现低质化和小型化趋势。文中讨论了北部湾渔业生物量的历史变化、种类更替特征及多样性指数变化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16 / 8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北部湾秋、冬季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 [J].
乔延龙 ;
林昭进 ;
邱永松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100-104
[2]   自然环境变动对北部湾渔业资源的影响 [J].
李寇军 ;
邱永松 ;
王跃中 .
南方水产, 2007, (01) :7-13
[3]   东海、黄海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研究 [J].
刘勇 ;
李圣法 ;
程家骅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4) :108-114
[4]   南海北部湾主要鱼类食物网 [J].
张月平 .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05) :621-631
[5]   北部湾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变动分析及保护对策探讨 [J].
孙典荣 ;
林昭进 .
热带海洋学报, 2004, (02) :62-68
[6]   黄、东海冬季底层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 [J].
程济生 ;
俞连福 .
水产学报, 2004, (01) :29-34
[7]   北部湾底层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和种类更替 [J].
袁蔚文 .
中国水产科学, 1995, (02) :57-65
[8]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鱼类食物网研究 [J].
张其永 ;
林秋眠 ;
林尤通 ;
张月平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1, (02) :275-290
[9]   南海北部底层鱼类群聚的研究——Ⅰ.北部湾拖网渔轮渔获物组成的变化 [J].
费鸿年 ;
郑修信 .
水产学报, 1965, (01) :1-19
[10]  
北部湾渔业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M]. 科学出版社 , 贾晓平等,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