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麦175高产高效广适特性解析与育种方法思考

被引:19
作者
何中虎 [1 ,2 ]
陈新民 [1 ]
王德森 [1 ]
张艳 [1 ]
肖永贵 [1 ]
李法计 [1 ]
张勇 [1 ]
李思敏 [1 ]
夏先春 [1 ]
张运宏 [1 ]
庄巧生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CIMMYT中国办事处
关键词
小麦品种; 中麦175; 高产潜力; 水肥高效; 广泛适应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解析中麦175的高产潜力、水肥高效特性、优良品质及广泛适应性机理将为培育突破性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和实用信息。(1)中麦175穗数容易达到750个/m2,收获指数高达0.49,穗数多和收获指数高为实现高产潜力奠定基础;矮秆及茎秆弹性好与株型紧凑、叶片小且直立为穗多、不倒伏提供保障。(2)千粒重与株高对水分反应敏感性低,灌浆中后期叶片衰老速度慢,灌浆速度快,这是其水分利用效率高和在旱肥地表现突出的主要原因;中麦175产量的水分敏感指数为0.86,而京冬8号为1.13。(3)氮肥吸收和利用效率皆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对肥料敏感性低,为肥料高效利用奠定基础;在6种不同施氮水平下,中麦175的产量均高于京冬17,氮肥施用量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小。良好的根系为肥水高效利用提供保障。(4)籽粒软质,面筋强度中等偏弱、延展性好,面粉颜色亮白,为面条和馒头兼用型品质奠定基础;锌高效吸收运转使籽粒锌含量高,具备较高营养价值。(5)含有光周期不敏感基因Ppd-D1b、肥水高效、抗寒、耐高温和抗病性等为中麦175的广适性和跨区域种植提供保障。本研究为高产高效广适性新品种培育提供了重要经验和理论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3394 / 340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京411及其衍生系苗期氮和磷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J].
李法计 ;
肖永贵 ;
金松灿 ;
夏先春 ;
陈新民 ;
汪洪 ;
何中虎 .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35 (06) :737-746
[2]   两种施肥环境下冬小麦京411及其衍生系产量和生理性状的遗传分析 [J].
肖永贵 ;
李思敏 ;
李法计 ;
张宏燕 ;
陈新民 ;
王德森 ;
夏先春 ;
何中虎 .
作物学报, 2015, 41 (09) :1333-1342
[3]   作物锌生物强化研究进展 [J].
郝元峰 ;
张勇 ;
何中虎 .
生命科学, 2015, 27 (08) :1047-1054
[4]   小麦骨干亲本京411及衍生品种苗期根部性状的遗传 [J].
肖永贵 ;
路亚明 ;
闻伟锷 ;
陈新民 ;
夏先春 ;
王德森 ;
李思敏 ;
童依平 ;
何中虎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4, (15) :2916-2926
[5]   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史聚宝 ;
李兴茂 ;
孟治岳 .
作物杂志, 2014, (01) :129-131
[6]   中麦175馒头和面条品质稳定性分析 [J].
张艳 ;
陈新民 ;
绍凤成 ;
王德森 ;
何中虎 .
麦类作物学报, 2012, 32 (03) :440-447
[7]   利用京411为骨干亲本培育高产小麦新品种 [J].
陈新民 ;
何中虎 ;
王德森 ;
庄巧生 ;
张运宏 ;
张艳 ;
张勇 ;
夏先春 .
作物杂志, 2009, (04) :1-5
[8]   30余年来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产量改良遗传进展 [J].
周阳 ;
何中虎 ;
陈新民 ;
王德森 ;
张勇 ;
张改生 .
作物学报, 2007, (09) :1530-1535
[9]  
冬小麦品种越冬性改良理论与实践[M].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万富世主编, 2006
[10]  
Effect of laboratory milling on properties of starche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flour millstreams of hard and soft wheat[J] . Jinglin Yu,Shujun Wang,Jingrong Wang,Caili Li,Quanwei Xin,Wei Huang,Yan Zhang,Zhonghu He,Shuo Wang.Food Chemistry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