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问题,参与哲学的当代建构

被引:16
作者
陈波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
[2] 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哲学问题; 学术传承; 原创研究; 建构; 论证; 批判;
D O I
10.16392/j.cnki.14-1057/c.2010.04.013
中图分类号
B26 [现代哲学(1919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本文所论证的主题是:中国哲学家要面对真正的哲学问题,参与哲学的当代建构。该主题被依次展开为7个命题:哲学并不就是哲学史,哲学研究并不等于哲学史研究;哲学的源头活水永远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哲学问题的细化导致哲学研究的专门化,并导致新的哲学分支的出现;哲学研究的原则:自由的探讨,严肃的批判;哲学研究的方法论:论证,以学术的方式言说;至少一部分中国哲学家要参与到哲学的当代建构中去;北大哲学系的三重任务:学术传承,原创研究,文化传播。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应重视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研究 [J].
高新民 ;
程先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02) :33-38+130
[2]  
逻辑学读本.[M].陈波;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当代知识论.[M].(美) 波洛克; (美) 克拉兹;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  
蒯因著作集.[M].涂纪亮; 陈波;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  
当代心灵哲学导论.[M].(美)约翰·海尔(JohnHeil)著;高新民;殷筱;徐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  
逻辑经验主义.[M].洪谦主编;.商务印书馆.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