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篱笆图及其说明——10条GGT地球物理资料

被引:9
作者
杨宝俊
张兴洲
孟令顺
吴福元
孙晓猛
孙加鹏
刘财
冯日亘
机构
[1] 吉林大学勘查技术学院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吉林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4] 吉林大学勘查技术学院 吉林长春
[5] 吉林长春
关键词
岩石圈结构篱笆图; 地学断面; 岩石圈构造单元; 中国陆壳; 莫霍面;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1.04.017
中图分类号
P631 [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利用中国陆地 10条GGT地球物理资料编制中国岩石圈篱笆图 ,并加以说明。通过对地球物理特征和地质学分析 ,认为以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级带和青藏高原周边重力梯级带为界 ,可把中国陆地划分 3个岩石圈构造单元。中国陆壳既有三分结构也存在二分结构 ;对地壳中存在的低速带、高导带和天然地震带进行了划分。以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级带为界 ,两侧盆地具有不同的地球物理特征 ,这些特征与构造运动、均衡调整过程有关。莫霍面几乎遍布全国 ,它具有内部结构。下部地壳底部存在的地球物理异常与莫霍面有关 ,也可能与岩石圈地幔的变化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地球动力学模型初探 [J].
高锐,成湘洲,丁谦 .
地球物理学报, 1995, (S2) :3-14
[2]   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 [J].
吴功建 ;
肖序常 ;
李廷栋 .
地质学报, 1989, (04) :285-296
[3]   青藏—蒙古高原东缘构造过渡带的布格重力场特征及地壳上地幔结构 [J].
殷秀华 ;
刘占坡 ;
武冀新 ;
王春华 ;
刘铁胜 .
地震地质, 1988, (04) :143-150
[4]  
阿尔泰—台湾地学断面论文集.[M].袁学诚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5]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M].池际尚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
[6]  
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M].曾融生 著.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