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的财政投入及绩效

被引:8
作者
于长永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财政投入; 主观绩效; 客观绩效;
D O I
10.19477/j.cnki.11-1077/f.2012.06.005
中图分类号
R197.1 [医疗服务制度]; F812.4 [财政收入、支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以分析财政投入特点为基础,从农民的主观感受和制度实施的客观效果两个层面,分析新农合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财政投入是新农合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但过于单一的筹资来源也凸显制度的脆弱性;新农合取得了比较好的主观绩效,表现在农民参与意愿较高、福利性得到多数农民认同及满意度较高;新农合的客观绩效多停留在覆盖面、受益人次等广度目标上,而农民实际受益水平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认知与受益调查 [J].
易红梅 ;
张林秀 ;
罗仁福 ;
刘承芳 ;
Scott Rozelle .
人口学刊, 2011, (01) :47-53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实证研究 [J].
何世文 .
财政研究, 2009, (01) :29-32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支撑能力及其评价 [J].
张广科 .
中国人口科学, 2008, (01) :83-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