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澜沧县扶贫模式推广研究

被引:2
作者
朱彩霞
孙海清
李永前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澜沧县; 科技扶贫; 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 乡村振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6年,普洱市澜沧县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是国家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改革开放40周年,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日新月异,澜沧县扶贫模式也与时俱进,由"零星式"的救济扶贫转变到"连片开发"的发展型扶贫,澜沧县2016年创建了"科技专家+公司+基地+农户"的"澜沧扶贫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这些成果主要源于澜沧县紧紧抓住了科技扶贫的机遇,打破了以往低效的发展壁垒,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的三大效益。本文研究澜沧县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的示范推广,为云南省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脱贫发展开辟一条新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农村科技扶贫路径及机制研究.[D].李俊杰.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01
[2]   科技助力“直过民族”绽放脱贫精彩——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科技精准扶贫新样本 [J].
张恒荣 ;
邹学润 .
云南科技管理, 2017, 30 (03) :25-28
[4]   连片开发中的资源整合:成效、问题与对策——以澜沧县为例 [J].
宁亚芳 .
江汉学术, 2016, 35 (05) :82-88
[5]   滇西边境农村社会救助减贫成效及其制约因素——以澜沧县为例 [J].
宁亚芳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3 (04) :111-117
[6]   澜沧县拉祜族扶贫工作调查 [J].
云南省委党校第二十七期中青班第九调研组 ;
吴建忠 .
今日民族, 2011, (02) :55-59
[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成就、措施及经验 [J].
朱玉福 .
广西民族研究, 2008, (04) :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