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变化

被引:2
作者
郑瑞丹
张闽峰
饶日春
杨铮
黄俊达
徐成润
机构
[1] 解放军第医院肝病治疗中心
关键词
干扰素;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慢性乙型肝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观察干扰素 - α1b(IFN- 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水平变化。方法 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前行肝穿活检术 ,治疗前和治疗 6个月后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的水平 ,观察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干扰素疗效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关系。结果  IFN-α1b治疗后呈完全应答者4 5 .6 %、部分应答者 2 6 .1%、无应答者 2 8.3% ;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为 G3者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为 72 .2 %、G4者为75 .0 % ;完全应答者与部分应答者 ,治疗前后血清 s ICAM- 1水平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IFN- α1b可调控肝细胞表达 ICAM- 1,动态监测血清中 s ICAM- 1水平的变化 ,对评判干扰素抗乙肝病毒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17 / 418+451 +4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干扰素中和抗体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应答的影响 [J].
毛乾国 ;
骆抗先 ;
刘定立 ;
张明霞 ;
侯金林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04) :18-20
[2]   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关系 [J].
郑瑞丹 ;
饶日春 ;
胡桂华 ;
杨铮 .
中国药房, 2001, (03) :39-40
[3]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J].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 ;
寄生虫病学分会 ;
肝病学分会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06) :324-329
[4]  
Serum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Relationship to Disease Activity[J] . Ahmed Abdalla,Abd-Al Gawad Sheesha,Mohammad Shokeir,Osama El-Agrody,Mohammad Ezz El-Regal,Mohammad K. Abdel-Khalik,Katherine Freeman,Anna Boneberg,Hassan H. A-Kader.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 200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