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雷达资料四维变分同化和三维云模式对一次超级单体风暴发展维持热动力机制的模拟分析

被引:39
作者
陈明轩 [1 ]
王迎春 [2 ]
肖现 [1 ]
高峰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2] 北京市气象局
关键词
雷达资料; 4DVar; 云模式; 超级单体; 热动力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 [风];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三维云尺度数值模式和雷达资料快速更新循环四维变分同化(4DVar)技术,对京津冀地区一次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发展演变的热动力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结果分析,并结合雷达、加密探空和自动站资料,揭示了快速变化的近风暴大气环境及风暴自身的热动力三维特征对超级单体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影响。雷达回波观测分析表明,这是一次由多单体合并加强为"右移"超级单体而后又分裂为多单体的风暴过程。在超级单体形成到发展成熟阶段,风暴前方中低层环境垂直风切变逐渐加强,为超级单体中稳定旋转上升气流和中气旋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模拟的风矢端图也指示出,风暴前方的低层环境风随高度存在显著的顺时针切变,有利于超级单体风暴的持续发展和右移。与风暴相伴随的冷池以及冷池出流(阵风锋)与低层环境风场的辐合均不断增强,风暴前沿的气流上升明显,低层暖湿空气在强的风切变作用下旋转上升进入风暴内,使得超级单体得以维持和加强。在超级单体消散分裂为多单体阶段,模拟的热动力特征均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此时,中低层切变明显减弱,风矢端图具有明显的有利于多单体风暴发展的"直线型"特征。低层扰动温度显示冷池进一步增强并明显扩展,其扩展速度快于风暴的发展移动速度,冷池前沿伸展到风暴前面。低层风场指示冷池出流(阵风锋)更加强烈且存在明显的"前冲"特征,并开始"脱离"风暴前沿。风暴前方的辐合上升也明显减弱。基于模拟结果计算了与超级单体发展密切相关的风暴相对环境螺旋度(SREH)、风暴整体理查森数(SBRN)和风暴强度(SS)。结果显示,在超级单体形成和发展成熟阶段,SREH>150m2/s2,SBRN<45,SS>0.4,而在超级单体形成之前和接近消散阶段,SREH<150m2/s2,SBRN>45,SS<0.4。上述结果与前人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反映出模拟的SREH、SBRN和SS对该超级单体风暴过程具有明显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29 / 94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低层垂直风切变和冷池相互作用影响华北地区一次飑线过程发展维持的数值模拟 [J].
陈明轩 ;
王迎春 .
气象学报, 2012, 70 (03) :371-386
[2]   一次强烈雹暴的三维结构和形成机制的单、双多普勒雷达分析 [J].
王俊 ;
俞小鼎 ;
邰庆国 ;
盛日锋 ;
周黎明 .
大气科学, 2011, 35 (02) :247-258
[3]   基于雷达资料4DVar的低层热动力反演系统及其在北京奥运期间的初步应用分析 [J].
陈明轩 ;
王迎春 ;
高峰 ;
王婷婷 .
气象学报, 2011, 69 (01) :64-78
[4]   自动临近预报系统及其在北京奥运期间的应用 [J].
陈明轩 ;
高峰 ;
孔荣 ;
王迎春 ;
王建捷 ;
谭晓光 ;
肖现 ;
张文龙 ;
王令 ;
丁青兰 .
应用气象学报, 2010, 21 (04) :395-404
[5]   一次冰雹天气强对流(雹)云演变及超级单体结构的个例模拟研究 [J].
王秀明 ;
钟青 ;
韩慎友 .
高原气象 , 2009, (02) :352-365
[6]   三次超级单体风暴雷达产品特征及气流结构差异性分析 [J].
刁秀广 ;
朱君鉴 ;
刘志红 .
气象学报, 2009, 67 (01) :133-146
[7]   一次强飑线内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的单多普勒雷达分析 [J].
潘玉洁 ;
赵坤 ;
潘益农 .
气象学报, 2008, (04) :621-636
[8]   奥运短时临近预报实时数据处理 [J].
王玉彬 ;
周海光 ;
余东昌 ;
周勇 ;
苏德斌 ;
梁丰 .
气象, 2008, (07) :75-82
[9]   一次伴随强烈龙卷的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研究 [J].
俞小鼎 ;
郑媛媛 ;
廖玉芳 ;
姚叶青 ;
方翀 .
大气科学 , 2008, (03) :508-522
[10]   北京一次强单体雹暴的三维数值模拟 [J].
刘术艳 ;
肖辉 ;
杜秉玉 ;
何宇翔 ;
张荣林 .
大气科学, 2004, (03) :455-470+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