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的未来

被引:2
作者
易健雄 [1 ]
蒲奕 [2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2] 重庆交通大学
关键词
版权; 复制权; 传播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在调整传统版权制度以适应数字技术的发展方面,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激励机制"、"商业利用权"、"接触控制权"、"传播权或利用权"等设想。要适应数字技术的发展,应在坚持版权法定主义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目前的版权体系,具体包括:取消复制权在版权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确立传播权在网络环境中的基础地位,遏制技术措施对公共领域的圈禁。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24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临时复制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以国际公约为核心的规范分析 [J].
朱理 .
电子知识产权, 2007, (01) :22-25
[2]   版权法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展望 [J].
彭学龙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2) :234-238
[3]   知识产权法官造法批判 [J].
崔国斌 .
中国法学, 2006, (01) :144-164
[5]   版权与现代技术 [J].
R·F·沃尔 ;
杰里米·菲利普斯 ;
王捷 .
国外法学, 1984, (06) :17-21
[6]  
知识产权研究.[M].周林; 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7]  
枪口下的法律.[M].李雨峰; 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8]  
民商法论丛.[M].梁慧星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
[9]  
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M].薛虹著;.法律出版社.2000,
[10]  
知识产权法概论.[M].段瑞林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