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的稳定机制:一项实验经济学研究

被引:30
作者
魏立佳 [1 ]
彭妍 [2 ]
刘潇 [3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为科学研究实验中心
[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权; 配额; 市场稳定储备; 实验;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8.04.010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 ,在全国碳市场刚刚启动之际,探讨碳配额的市场波动风险及其稳定机制。本文从欧盟、北美、中国广东等现行碳市场的管控政策中分别抽象出数量稳定、价格稳定和价量联动稳定三种机制,并运用理论建模和经济学实验的方法加以分析。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周期和企业的非理性交易会对碳市场的波动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面对碳配额价格的巨大波动,价量联动稳定和价格稳定机制能够较好地维护市场的交易理性,此时企业生产效率较高,社会总福利较大。数量稳定和无稳定机制的市场表现都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碳配额过量供给的情况下,价量联动稳定机制的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在价格稳定性、产量稳定性、社会效率等方面相对其他稳定机制有明显优势。各类型的市场稳定机制对企业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其中低排放企业相对于高排放企业在价量联动稳定的碳市场中占据最大优势,在其他稳定机制的碳市场中优势要小得多。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92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碳市场一体化程度研究——基于中国试点省市样本数据的分析 [J].
谢晓闻 ;
方意 ;
李胜兰 .
财经研究, 2017, 43 (02) :85-97
[2]   中国试点碳市场监管机制研究与国际经验借鉴 [J].
易兰 ;
鲁瑶 ;
李朝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12) :77-86
[3]   中国碳交易试点配额分配的机制特征、设计问题与改进对策 [J].
熊灵 ;
齐绍洲 ;
沈波 .
社会科学文摘, 2016, (07) :61-62
[4]   欧盟碳配额现货与期货价格关系及对中国的借鉴 [J].
王丹 ;
程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7) :85-92
[5]   “十二五”时期中国碳排放额度分配评估——基于效率视角的比较分析 [J].
李小胜 ;
宋马林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9) :99-113
[6]   碳交易市场链接的成本与福利分析——基于MAC曲线的实证研究 [J].
傅京燕 ;
代玉婷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9) :84-98
[7]   中国碳市场免费配额发放政策的行业影响 [J].
王鑫 ;
滕飞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2) :129-134
[8]   碳交易初始配额分配:模式与方法的比较分析 [J].
齐绍洲 ;
王班班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66 (05) :19-28
[9]   碳排放交易市场排放权的拍卖方案设计 [J].
曾鸣 ;
何深 ;
杨玲玲 ;
马向春 .
水电能源科学, 2010, 28 (09) :161-163+75
[10]   碳排放权交易:理论及应用研究综述 [J].
曾刚 ;
万志宏 .
金融评论, 2010, 2 (04) :54-6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