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同义为训”与“同义并行复合词”的产生
被引:11
作者
:
张世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世禄
机构
:
来源
: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1年
/ 03期
关键词
:
复合词;
丰富性;
体例;
词(语言学);
复词;
训释词;
同义为训;
同义相训;
互训;
递训;
递相为训;
联合结构;
构词法;
D O I
:
10.19411/j.cnki.1007-7030.1981.03.001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一、同义词在语言中的作用汉语词汇的丰富性,表现在“同义词”的丰富上。解释词义的方法,也常常以这种丰富的同义词做基础,在训诂学上形成“同义为训”的体例,即以同义词来做训释词,指明被训释词和训释词之间是同义关系。古代训诂学的专书,如《尔雅》等,首先是把同义词类集起来分列成各条,再从各条中分别采取比较普通常用的词(一般称为“基本词”)来做训释,这就是“同义为训”。郭璞《尔雅序》里所谓“总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就是关于同义词的类集、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33 +33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