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性”的消逝——电子媒介与学校合法性的危机

被引:24
作者
高德胜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学校合法性; 成熟差; 不对称性; 印刷媒介; 电子媒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030101 ;
摘要
两代人之间的“成熟差”是一个客观事实,只能靠教育来弥补。代际不对称性是教育存在的人类学依据,学校教育则产生于代际不对称性的扩大。印刷媒介对代际不对称性起到了呵护作用,但电子媒介因其自身的特性消弥了代际差距,使代际不对称性加速消逝。不对称性的消逝使学校教育的合法性和内在魅力降低,这是当代学校教育多重危机的内在根源。在电子媒介时代,学校应寻找新的合法性依据,向“学习共同体”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M].(法)阿尔贝·雅卡尔;(法)皮埃尔·玛南;(法)阿兰·雷诺著;张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日) 左藤学;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童年的消逝.[M].(美)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著;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论对话.[M].(英)戴维·伯姆(DavidBohm)著;王松涛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  
课程与教师.[M].(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  
现代教育学基础.[M].(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7]  
教育人类学原理.[M].(奥)赫勃尔特·茨达齐尔(HerbertZdarzil)著;李其龙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8]  
民主主义与教育.[M].(美)约翰·杜威(JohnDewey)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  
共同体与社会.[M].(德)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10]  
教育人类学.[M].(德)O.F.博尔诺夫(OttoFridrichBollnow)著;李其龙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