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均质转向分化?——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分析

被引:14
作者
孙进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德国; 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绩效拨款; 卓越计划; 高等教育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51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等教育机构的均质性长期以来被视为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核心特征。在德国,人们用来区分高校的首要维度并非是个体高校的质量和声望,而是高校的类型(综合性大学vs应用科学大学)。不过,近年来的一些高等教育政策——卓越计划、绩效拨款、高校排名、高校特色发展战略等——开始偏离维持高校均质性的传统,试图通过引入竞争促进个体高校的分化。尽管有人将此视为德国高等教育政策的范式转换,不过,考虑到传统制度与结构的影响,德国高校不太可能出现类似我国与美国那种高度分化的局面(金字塔型分化),而更有可能实现一种在现有均质基础之上的温和型分化(凸型分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M].周丽华;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德国通史.[M].丁建弘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   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与办学定位 [J].
孙进 .
中国高教研究, 2013, (01) :61-67
[5]   卓越计划: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德国模式 [J].
张帆 .
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8, (02) :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