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熟油、烃源岩中含氮化合物分布规律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31
作者
李素梅
庞雄奇
黎茂稳
金之钧
机构
[1]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加拿大联邦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低熟油; 油气运移; 烃源岩; 成熟度; 含氮化合物;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2.01.001
中图分类号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八面河地区原油、油砂以及不同成熟度和岩性有异的烃源岩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的地球化学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八面河地区烃源岩中吡咯类化合物中屏蔽化程度高的异构体比屏蔽化程度低的异构体富集,咔唑及苯并咔唑系列中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同系物比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同系物富集,苯并犤a犦咔唑比苯并犤c犦咔唑富集。八面河地区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有较为明显的运移分馏效应,观察到高、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同系物间的运移分馏效应比不同类型异构体间的分馏效应更为显著,而前者受成熟度的影响可能相对小于后者;发现吡咯类化合物的油气运移分馏效应不仅体现于不同氮官能团屏蔽、半屏蔽和暴露三类异构体间,同样体现于同一类型的同分异构体之间,指示此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活性。吡咯类化合物与烃类化合物一样具有多方面潜在的地球化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沉积物中NSO杂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金之钧 ;
黎茂稳 .
地球化学, 2001, (04) :347-352
[2]   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指标有效性的对比研究 [J].
李素梅 ;
李素梅 ;
刘洛夫 ;
王铁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95-98+115
[3]   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新疆轮南油田油气运移 [J].
王铁冠 ;
李素梅 ;
张爱云 ;
张水昌 .
地质学报, 2000, (01) :85-93
[4]   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李素梅 ;
王铁冠 ;
张爱云 ;
郭绍辉 ;
张水昌 .
沉积学报, 1999, (02) :147-152
[5]   运用原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研究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石油的二次运移 [J].
刘洛夫 ;
康永尚 .
地球化学, 1998, (05) :475-482
[6]   塔里木盆地不同成因原油吡咯氮化合物的地球化学意义 [J].
朱扬明 ;
傅家谟 ;
盛国英 ;
向廷生 ;
梅博文 .
科学通报, 1997, (23) :2528-2531
[7]   咔唑类化合物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J].
刘洛夫 ;
徐新德 ;
毛东风 ;
于会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04) :420-423
[8]  
油气地球化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王启军,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