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亚洲形变与海陆相互作用

被引:75
作者
汪品先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关键词
亚洲; 新生代; 大陆形变; 边缘海; 气候演变; 海陆相互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现今各个大陆中 ,亚洲经历的新生代形变最强 .白垩纪到老第三纪时的亚洲大陆 ,不仅面积较今为小 ,而且形态偏“瘦” ;自从始新世印度与亚洲碰撞之后 ,亚洲的面积与高度急剧增大 .随着青藏高原隆升和边缘海的张裂 ,东亚原来西倾的地势发生倒转 ,形成了从大陆中央隆升区向周围辐射的亚洲大河流系 .亚洲隆升有可能是北极冰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为隆升不仅改变大气环流、加剧风化作用 ,而且还使西伯利亚河系改向北流 ,通过注入北冰洋的淡水促使海水结冰、导致冰盖形成 .新生代亚洲形变 ,也使得亚洲季风系统在早中新世形成 ,又在约 8Ma与约 3Ma时强化 .同时 ,西太平洋边缘海系列的形成 ,也改变了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流经边缘海的太平洋西部边界流 ,对于洋面升降和构造运动极为敏感 ,在冰期低海面时边界流位于边缘海之外 ,使大洋输向大陆的热量和水分大为减少 .今天 ,亚洲与太平洋之间的能流与物流最为活跃 ,可惜亚洲在全球气候环境演变中的重要性至今未能获得学术界的充分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酒西盆地晚第三纪-第四纪早期植被与气候变化
    马玉贞
    方小敏
    李吉均
    吴福莉
    张军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2) : 107 - 116
  • [2] 南海演变与季风历史的深海证据
    汪品先
    翦知湣
    赵泉鸿
    李前裕
    王汝建
    刘志飞
    吴国瑄
    邵磊
    王吉良
    黄宝琦
    房殿勇
    田军
    李建如
    李献华
    韦刚健
    孙湘君
    罗运利
    苏新
    茅绍智
    陈木宏
    [J]. 科学通报, 2003, (21) : 2228 - 2239
  • [3] 三门古湖沉积记录的环境变迁与黄河贯通东流研究
    王苏民
    吴锡浩
    张振克
    蒋复初
    薛 滨
    童国榜
    田国强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9) : 760 - 768
  • [4] 黑潮主流轴近两万年来的位移
    翦知
    SaitoYoshiki
    汪品先
    李保华
    陈荣华
    [J]. 科学通报, 1998, (05) : 532 - 536
  • [5]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
    李吉均
    方小敏
    马海洲
    朱俊杰
    潘保田
    陈怀录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 316 - 322
  • [6] 末次冰期南海表层环流的数值模拟及其验证
    汪品先
    李荣凤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5, (01) : 51 - 53
  • [7] 中国东部裂谷盆地油气藏地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涛等著, 1997
  • [8] 东亚季风[M]. 气象出版社 , 陈隆勋等著, 1991
  • [9] Archite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tide-dominated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J] . Kazuaki Hori,Yoshiki Saito,Quanhong Zhao,Pinxian Wang.Sedimentary Geology . 2002 (3)
  • [10] Delta progradation and chenier formation in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delta, China[J] . Yoshiki Saito,Helong Wei,Yongqing Zhou,Akira Nishimura,Yoshio Sato,Setsuya Yokota.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20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