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聋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5
作者
孙爱华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耳鼻咽喉科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Irondificiencyanemia)聋,感觉神经性(Deafness,sensorineural)诊断(Diagnosis);
D O I
10.16066/j.1672-7002.1996.05.001
中图分类号
R764.43 [耳聋];
学科分类号
100213 ;
摘要
作者首次将缺铁为直接病因的感音神经性聋命名为缺铁性聋。报告102例缺铁性聋的机体铁代谢变化特征和诊治经验。研究结果:(1)缺铁性聋患者的血红蛋白降低,达到公认的贫血标准,血清铁蛋白、红细胞碱性铁蛋白和血清铁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听力健康人,血清铁日波动差值变小、消失或倒置;(2)铁剂疗法治疗该病的有效、显效和痊愈率分别为76.57%、58.86%和35.43%;(3)缺铁性聋可被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型合计的发病率约占全部感音神经性聋的10~15%,多见于学龄前儿童、月经期妇女及老年人;(4)提出了本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本文研究结果为临床耳聋防治与铁缺乏防治提供了新的可靠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59 / 2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对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 [J].
李燕燕,王慧敏,王文广,胡奇,鲍秀兰 .
中华医学杂志, 1994, (06) :367-369+392
[2]   感觉神经性聋240例血清铁的测定 [J].
孙爱华 ;
张锦方 ;
许文端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3, (03) :193-198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觉神经性聋初步报告——附108例疗效分析 [J].
孙爱华 .
中医杂志, 1981, (05) :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