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钉螺数量性状研究Ⅰ.遗传变异信息的可靠性与样本量的关系

被引:10
作者
周艺彪
姜庆五
赵根明
韦建国
机构
[1]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2]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湖北钉螺; 数量性状; 遗传多样性; 样本量;
D O I
10.16250/j.32.1374.2005.02.001
中图分类号
R184.3 [动物传染防止措施];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探讨湖北钉螺数量性状遗传变异信息的可靠性与样本量的关系。方法 从云南大理和湖南岳阳两地区随机抽取钉螺各6 0只,分别对钉螺壳形态数量性状进行测量,计算各数量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CV)、组间变异百分比和多样性指数。结果 CV以外唇缘厚度变异最大,肋壳钉螺达到了2 0 .5 7% ,光壳钉螺为14 .14 % ,其次是次螺层长度,分别12 .98%和11.4 9% ;肋壳钉螺有近四分之三的性状指标CV大于光壳钉螺的,且平均CV9.35 %也大于光壳钉螺的7.83% ;肋壳钉螺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5 4 1,高于光壳钉螺的1.2 2 0 ;当样本量<30 ,所得到的遗传变异的结果极不可靠,随着样本量的增加遗传变异信息的可靠性也增加,当样本量>5 5时,所得到的遗传变异的结果趋于稳定。结论 在湖北钉螺形态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中,每个钉螺种群以分析不少于5 5个钉螺标本为好。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2002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 [J].
陈贤义 ;
吴晓华 ;
王立英 ;
党辉 ;
王强 ;
郑江 ;
郭家钢 ;
姜庆五 ;
赵根明 ;
周晓农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3, (04) :241-244+322
[2]   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 [J].
解新明 ;
云锦凤 .
中国草地, 2000, (06) :52-60
[3]  
实用血吸虫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锐等编写,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