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湖北钉螺数量性状遗传变异信息的可靠性与样本量的关系。方法 从云南大理和湖南岳阳两地区随机抽取钉螺各6 0只,分别对钉螺壳形态数量性状进行测量,计算各数量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CV)、组间变异百分比和多样性指数。结果 CV以外唇缘厚度变异最大,肋壳钉螺达到了2 0 .5 7% ,光壳钉螺为14 .14 % ,其次是次螺层长度,分别12 .98%和11.4 9% ;肋壳钉螺有近四分之三的性状指标CV大于光壳钉螺的,且平均CV9.35 %也大于光壳钉螺的7.83% ;肋壳钉螺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5 4 1,高于光壳钉螺的1.2 2 0 ;当样本量<30 ,所得到的遗传变异的结果极不可靠,随着样本量的增加遗传变异信息的可靠性也增加,当样本量>5 5时,所得到的遗传变异的结果趋于稳定。结论 在湖北钉螺形态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中,每个钉螺种群以分析不少于5 5个钉螺标本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