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异质与汽车行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选择——基于需求的视角

被引:17
作者
孙江永
王新华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跨国公司; 进入方式; 出口; 直接投资;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1.05.008
中图分类号
F426.47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对于像汽车行业这样提供差异性产品的跨国公司而言,把差异性产品作为海外市场进入方式的研究对象比把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做法更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出口和直接投资两种进入方式的利润函数。理论分析结论是跨国公司的高端产品往往选择出口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而中低端产品则选择直接投资的方式。用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数据进行的经验检验支持了本文理论分析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8+188 +18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外资进入方式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实证检验及政策建议 [J].
王进猛 ;
沈志渔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7) :66-73
[2]   中国1991~2006年收入分布的动态变化:基于核密度函数的分解分析 [J].
刘靖 ;
张车伟 ;
毛学峰 .
世界经济, 2009, 32 (10) :3-13
[3]   新新贸易理论“新”在何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剖析 [J].
柴忠东 ;
施慧家 .
国际经贸探索, 2008, 24 (12) :14-18
[4]   在华跨国公司独资化选择的研究——基于吸收能力视角 [J].
蒋珊 .
世界经济研究, 2008, (12) :79-83+68+86
[5]   出口、投资与企业生产率:西方贸易理论的微观新进展 [J].
洪联英 ;
罗能生 .
国际贸易问题, 2008, (07) :22-26
[6]   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理论进展 [J].
樊瑛 .
国际贸易问题, 2008, (03) :124-128
[7]   全球生产与贸易新格局下企业国际化发展路径及策略选择——基于生产率异质性理论的分析方法 [J].
洪联英 ;
罗能生 .
世界经济研究, 2007, (12) :55-61+87
[8]   新新贸易理论及其进展 [J].
樊瑛 .
国际经贸探索, 2007, (12) :4-8
[9]   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及其分布特征 [J].
罗楚亮 .
经济研究, 2007, (06) :119-130
[10]   跨国公司在华合资企业股权结构变动的成因——基于一个合作博弈模型的分析 [J].
沈磊 ;
蒋士成 ;
颜光华 .
财经研究, 2005, (01) :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