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分解的介质损耗因数数字测量算法

被引:33
作者
段大鹏 [1 ]
江秀臣 [1 ]
孙才新 [2 ]
曾奕 [1 ]
黄成军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2]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关键词
介质损耗因数; 数字化测量; 正交分解; 有功电流分量; 有功系数; 仿真;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8.07.018
中图分类号
TM855 [绝缘的试验与检查];
学科分类号
080803 ;
摘要
首先概述了过零点电压比较法、谐波分析法等几种现有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数字化测量算法的优缺点,分析tanδ的物理意义及其谐波条件下的定义问题。将电压与电流定义为欧氏函数空间的2个向量,利用正交特性将泄漏电流分解为相互正交的有功分量与无功分量,进而提出了基于正交分解的tanδ数字化测量算法及其简化计算公式。最后分别在电压无畸变、电压含谐波、电压频率波动、采样频率以及采样时间长度变化时,对文中提出的介损测量正交分解法进行仿真验证,并与谐波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当电压频率波动与采样数据长度变化时,正交分解法的最大测量误差分别为谐波分析法的23.72%与5.35%;采样频率变化对2种方法的影响相同;在电压频率为50.5Hz时,tanδ实时测量值的波动幅度降低了110倍。该算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单,测量结果精确、稳定,可用于tanδ的离线测量与在线监测。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用傅里叶变换测量介质损耗因数tan δ的软件同步算法 [J].
陈天翔 ;
段建东 ;
张保会 ;
陈天韬 ;
杨晓宪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5, (15) :58-62
[2]   改进保留非线性算法在介损测量应用中的研究 [J].
袁旭龙 ;
冯小华 .
高电压技术, 2005, (03) :39-40
[3]   单相电路电流分解与功率定义新方法 [J].
段大鹏 ;
孙玉坤 ;
尹鹏军 ;
潘春伟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5, (05) :34-37+61
[4]   谐波条件下高压电气设备介质损耗因数的定义和数字化算法 [J].
张忠蕾 ;
李庆民 ;
陈鹏 .
高压电器, 2004, (05) :327-329+332
[5]   介损角的非同步采样算法及其应用 [J].
陈楷 ;
胡志坚 ;
王卉 ;
张承学 .
电网技术, 2004, (18) :58-61
[6]   修正的谐波分析法可提高介损在线测量准确度 [J].
冯小华 ;
张承学 .
高电压技术, 2004, (08) :36-37
[7]   自适应广义形态滤波方法在介损在线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J].
王楠 ;
律方成 ;
刘云鹏 ;
李和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02) :162-166
[8]   容性设备介质损耗角δ在线监测中的干扰抑制新方法 [J].
孙和义 ;
浦昭邦 ;
聂鹏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4, (03) :67-70
[9]   基于高精度DFT的介损数字测量方法 [J].
王楠 ;
律方成 ;
梁英 ;
李和明 .
高电压技术, 2003, (04) :3-5+8
[10]   测量介质损耗的数字化过零点电压比较法 [J].
蔡国雄 ;
甄为红 ;
杨晓洪 ;
王建民 ;
张少军 .
电网技术, 2002, (07)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