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色谱技术在鉴别海面溢油源中的应用

被引:16
作者
马永安
李洪
徐恒振
周传光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原油; 燃料油; 姥鲛烷; 不同来源; 石油; 石油燃料; 植烷; 正构烷烃; 毛细管色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用高分辨力的毛细管色谱技术,使油品获得较好分离,谱图特征显著,指纹信息丰富。通过对十几种不同来源的原油和燃料油分析,较详细地探讨了各油品的正构烷烃指纹特征以及姥鲛烷和植烷的地球化学性质。提出了以正构烷烃轮廓特征和姥鲛烷与植烷特征峰面积比值法相结合的溢油鉴别方法。经过对实际溢油案例的分析鉴别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强的鉴别能力和可靠性,可对不同种类的原油和燃料油进行有效鉴别。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石油地球化学和地质学.[M].(美)亨特(Hunt;J.M.)著;胡伯良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
[2]  
石油与天然气化学.[M].[苏]普罗斯库列雅科夫(Проскуляков;В·А·) 著;阙国和等 译.烃加工出版社.1985,
[3]  
石油形成和分布.[M].[法]蒂索(B·P· Tissot);[西德]威尔特(D·H· Welete) 著;郝石生等 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
[4]   正构烷烃气相色谱指纹法鉴别海面溢油源 [J].
吴世培 ;
廖华兰 .
海洋环境科学, 1986, (02) :62-74
[5]   海上溢油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和舱底水污油的识别 [J].
张万玉 .
交通环保, 1982, (02) :6-13+41
[6]   海上环境溢油的鉴别 [J].
徐基蘅 .
海洋环境科学, 1982, (01) :1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