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问题探讨

被引:3
作者
李宏
机构
关键词
刑事责任能力; 公安机关; 司法机关; 犯罪概念; 刑事诉讼法; 刑事程序法; 立案条件; 立案理由; 公安司法; 刑罚处罚; 刑法; 主观罪过; 立案材料; 被害人; 不需要判处刑罚; 刑诉法; 问题探讨;
D O I
10.13262/j.bjsshkxy.bjshkx.1990.01.02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立案,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立案的概念、条件、意义,又必然会涉及到犯罪、刑事责任等刑法理论以及刑事统计问题。立案在多学科中的这种交叉地位,反映了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但是,目前有关立案的一些最基本问题,司法实际部门的认识很不统一,做法上更是“政出多门”。现有理论不仅在实践面前表现得软弱无力,而且明显地落后于实践,造成了司法实践中的种种弊端和混乱。1987年3月,在刑诉法施行7年之后,公安部制订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它实际上是贯彻刑诉法的实施细则。但是,在这个规定中,立案问题仍是立法与执法、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而又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公安部对此说明:“这是一个牵涉面很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解决。”可见立案问题的复杂和加强这方面理论研究的必要。本文试从立案的含义和功能、立案的条件、立案的意义和必要性等方面,对目前立案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初步研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刑事诉讼法讲义[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诉讼法讲义》编写组 编, 1981
[2]  
八省市法院审判贪污、受贿、走私案件情况座谈会纪要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