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子构建表面的超疏水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22
作者
顾春元
狄勤丰
施利毅
吴非
王文昌
余祖斌
机构
[1] 上海大学
关键词
超疏水; 纳米粒子; 微纳米结构表面; 接触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B38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疏水纳米粉体压片法和岩心吸附法构建了具有微纳米结构的表面,测试了这些表面的接触角,拍摄了水滴在吸附纳米粒子的岩石表面的滚动过程照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检测了表面的微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无机纳米粒子经弱疏水性材料修饰后,其表面润湿性由强亲水变为强疏水;疏水纳米粒子吸附表面的接触角均大于120°,滚动角约7°,显示出超疏水特性;SEM照片显示,这些超疏水表面是具有不规则微纳米结构的气固复合面,符合Cassie-Baxter的复合表面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071 / 30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含氮氟化类金刚石(FN-DLC)薄膜的研究:(Ⅰ)sp结构与化学键分析[J]. 肖剑荣,徐慧,郭爱敏,王焕友.物理学报. 2007(03)
[2]   拉应力条件下油气井套管腐蚀机理研究 [J].
顾春元 ;
狄勤丰 ;
王掌洪 ;
冯恩山 .
钻采工艺, 2007, (01) :84-86+148
[3]   具有微纳米结构超疏水表面润湿性的研究 [J].
徐建海 ;
李梅 ;
赵燕 ;
路庆华 .
化学进展, 2006, (11) :1425-1433
[4]   超疏水涂膜的研究进展 [J].
曲爱兰 ;
文秀芳 ;
皮丕辉 ;
程江 ;
杨卓如 .
化学进展, 2006, (11) :1434-1439
[5]   纳米通道内液体流动的滑移现象 [J].
曹炳阳 ;
陈民 ;
过增元 .
物理学报, 2006, (10) :5305-5310
[6]   氟树脂/硅溶胶复合涂层的制备和超疏水性能研究 [J].
段辉 ;
白晨 ;
汪厚植 ;
赵雷 ;
赵惠中 .
化工新型材料, 2006, (07) :55-57+61
[7]   天然超疏水生物表面研究的新进展 [J].
高雪峰 ;
江雷 .
物理, 2006, (07) :559-564
[8]   聚硅悬浮液对有机物堵塞的溶解作用 [J].
陈兴隆 ;
秦积舜 ;
李治平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3) :92-95+11
[9]   仿生超疏水性表面的研究进展 [J].
郭志光 ;
刘维民 .
化学进展, 2006, (06) :721-726
[10]   禽羽结构及羽表脂质对其润湿性能的影响 [J].
任露泉 ;
尚广瑞 ;
杨晓东 .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 2006, (02) :21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