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统计学方法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

被引:7
作者
祝亚雯 [1 ]
胡文海 [2 ]
机构
[1] 池州学院皖南民俗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院
[2] 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地统计学; 空间插值; 旅游景点; 区域旅游;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11.015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基于地统计学方法,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结合GIS技术,研究区域旅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在东西方向上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初期区域呈现随机型分布,空间异质性主要由随机性因素影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机性因素影响越来越弱。从整体上来看,示范区空间等级差异虽不显著,但"两山一湖"板块仍是区域核心旅游板块,引导区域旅游发展有向其靠近趋势;从局部来看,以方特主题公园为主的东北部有成为示范区门户的趋势,黄山周边景点空间联系紧密,而安庆并没有完全融入示范区的旅游发展格局,距离可能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722 / 17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高铁驱动下大尺度区域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以京沪高铁为例 [J].
汪德根 ;
牛玉 ;
陈田 ;
陆林 ;
唐承财 .
资源科学, 2015, 37 (03) :581-592
[2]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沈惊宏 ;
余兆旺 ;
沈宏婷 .
经济地理, 2015, 35 (01) :180-186
[3]   基于点-轴理论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J].
程晓丽 ;
祝亚雯 .
地理科学, 2013, 33 (09) :1082-1088
[4]   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边缘旅游空间结构解析 [J].
庞闻 ;
马耀峰 .
人文地理, 2012, 27 (01) :152-155+160
[5]   地统计学理论在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J].
祝亚雯 ;
章锦河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26 (09) :786-788
[6]   旅游区域:对四种常见“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的质疑初探 [J].
徐小波 ;
沈伟丽 ;
许俊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3) :329-333
[7]   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检讨与反思 [J].
保继刚 ;
张骁鸣 .
地理学报, 2004, (S1) :132-138
[8]   自然地理要素空间插值的几个问题 [J].
朱会义 ;
刘述林 ;
贾绍凤 .
地理研究, 2004, (04) :425-432
[9]   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 [J].
张宏梅 ;
陆林 .
旅游学刊, 2004, (03) :77-81
[10]   地理学基本观点在旅游发展研究中的运用 [J].
窦群 ;
崔凤军 .
地理学报, 1998, (S1) :21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