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打旺根系提水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10
作者
薛小红
牛得草
傅华
张洪荣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沙打旺; 提水作用; 机理; 水势; 渗透调节物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采用上下桶分根法研究了3年生沙打旺的根系提水作用及土壤水势与植物组织水势、植物渗透调节物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上下桶土壤体积含水量和水势分别在14.9%和-1.28MPa、19%和-0.6MPa左右时,下桶土壤水势>下桶根水势>上桶根水势>上桶土壤水势>叶水势,出现沙打旺根系提水现象。上桶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势的日变化在晴天表现为:7:00~16:00急剧下降,16:00~22:00上升较快并于22:00达到最大值,之后缓慢下降;而其在阴天随时间的推移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沙打旺叶片中K+、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等渗透调节物质在16:00和22:00均高于根中,16:00上桶根和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K+和Na+的含量显著高于22:00,由此产生了上桶根水势、叶水势的日变化,促进了沙打旺的提水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269 / 22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葡萄根系提水作用研究 [J].
綦伟 ;
厉恩茂 ;
翟衡 ;
谭皓 .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6, (04) :12-15+41
[2]   半根和全根干旱对嘎拉苹果组培苗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 [J].
赵军营 ;
李绍华 ;
代占武 ;
范培格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12) :2484-2489
[3]   根-土界面水分再分配研究现状与展望 [J].
陈亚明 ;
傅华 ;
张荣 ;
万长贵 .
生态学报, 2004, (05) :1040-1047
[4]   植物根系提水作用研究述评 [J].
李唯 ;
倪郁 ;
胡自治 ;
李胜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6) :1056-1062
[5]   植物根水倒流的证据及意义 [J].
管秀娟 ;
赵世伟 .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4) :746-754
[6]   植物根系的提水作用 [J].
樊小林 ;
李生秀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5) :82-88
[7]  
根系提水作用的土壤水分变异及养分有效性Ⅱ.黄土性土壤水肥交互和根系提水作用与作物生长效应[J]. 樊小林,曹新华,郭立彬,秦芳玲.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6(04)
[8]  
根系提水作用的土壤水分变异及养分有效性Ⅰ.谷子根系提水作用及根系吸收对土壤水分变异的影响[J]. 樊小林,石卫国,曹新华,郭立彬,沈磊,李玲.水土保持学报. 1995(04)
[9]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合生主编, 2000
[10]   Hydraulic redistribution in three Amazonian trees [J].
Oliveira, RS ;
Dawson, TE ;
Burgess, SSO ;
Nepstad, DC .
OECOLOGIA, 2005, 145 (03) :354-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