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MM卫星对一次华南飑线的闪电活动及其与降水结构的关系研究

被引:63
作者
袁铁 [1 ,2 ]
郄秀书 [3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
关键词
飑线; 闪电; 降水结构; 冰相降水含量; TRMM卫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32 [不稳定天气的电];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热带测雨计划任务卫星(TRMM)的测雨雷达(PR)、闪电成像仪(LIS)和微波辐射计(TMI)资料,研究了2005年5月6日发生在我国华南的一次强飑线过程的闪电活动及其与降水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飑线系统中对流降水面积仅为层云的一半,但是总降水率却远大于层云的总降水率。绝大多数闪电发生在对流区,有少数闪电出现在层云区域。在6km高度上,闪电发生附近的最大雷达反射率因子主要集中在35~50dBZ区间,峰值频数在40~45dBZ,35dBZ以下较少。研究还表明,对流单体的最大雷达反射率垂直廓线可以很好地指示单体的闪电频数和对流发展强度。对闪电与微波亮温的研究表明,大多数闪电发生在低亮温区域,特别是低于200K亮温区,而在240~260K的区域也可观测到少量闪电,这一般对应于飑线的层云区域。结合2003年4月17日黄淮地区的另一次强飑线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单体尺度上,总闪电频数和冰相降水含量之间表现出非常密切而稳定的关系,相关系数达0.92。总闪电频数和冰相降水含量之间的稳定关系在中尺度数值模式中闪电资料的同化和飑线系统的闪电参数化研究中均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7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山东地区冰雹云的闪电活动特征 [J].
冯桂力 ;
郄秀书 ;
吴书君 .
大气科学, 2008, (02) :289-299
[2]   广东2005年“3·22”强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J].
谢健标 ;
林良勋 ;
颜文胜 ;
梁巧倩 ;
刘燕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3) :321-329
[3]   上海2004年7月12日飑线系统中尺度分析研究 [J].
刘淑媛 ;
孙健 ;
杨引明 .
气象学报, 2007, (01) :84-93
[4]   雹暴的闪电活动特征与降水结构研究 [J].
冯桂力 ;
郄秀书 ;
袁铁 ;
牛淑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1) :123-132
[5]   两个中尺度对流系统的降水结构和闪电特征 [J].
曹治强 ;
李万彪 .
气象学报, 2005, (02) :243-249
[6]   热带测雨卫星对淮河一次暴雨降水结构与闪电活动的研究 [J].
郑媛媛 ;
傅云飞 ;
刘勇 ;
朱红芳 ;
姚秀萍 ;
谢亦峰 ;
宇如聪 .
气象学报, 2004, (06) :790-802
[7]   1997/1998ElNio期间中国南部闪电活动的异常特征 [J].
马明 ;
陶善昌 ;
祝宝友 ;
吕伟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9) :873-881
[8]   超级单体雷暴中闪电VHF辐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J].
张义军 ;
孟青 ;
P.R.Krehbiel ;
刘欣生 ;
周秀骥 .
科学通报, 2004, (05) :499-505
[9]   卫星观测到的全球闪电活动及其地域差异 [J].
郄秀书 ;
周筠珺 ;
袁铁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6) :743-750+885
[10]   TRMM测雨雷达和微波成像仪对两个中尺度特大暴雨降水结构的观测分析研究 [J].
傅云飞 ;
宇如聪 ;
徐幼平 ;
肖庆农 ;
刘国胜 .
气象学报, 2003, (04) :421-43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