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利用毛管模型研究泥质砂岩电化学测井响应机理
被引:23
作者
:
关继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继腾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业活
房文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房文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华
机构
: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来源
:
地球物理学报
|
2010年
/ 53卷
/ 01期
关键词
:
毛管模型;
泥质砂岩;
激发极化电位;
自然电位;
阳离子交换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31.811 [];
学科分类号
: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
自然电位和激发极化电位测井响应所涉及的离子导体激发极化电位的微观机理解释,主要依据双电层形变假说和浓差极化假说,缺少定量描述的数学模型和理论体系.本文利用孔隙介质的微观毛管模型,给出了毛管模型中双电层理论和阳离子交换量与Zeta电位的关系,推导出毛管中离子流量和电流强度表达式.由电荷守恒定律和物质守恒定律,推导出毛管中离子浓度分布的解析表达式,建立了描述含水泥质砂岩激发极化电位和自然电位的数学模型.从而系统地严格证明了含水泥质砂岩激发极化现象是在电流场和浓度梯度场的共同作用下,由孔隙中离子浓度浓差极化电位和双电层形变电位形成的.并且证明了描述泥质砂岩自然电位的数学方程和描述激发极化电位的数学方程及形成机理是一致的.计算结果表明:激发极化极化率随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增大而减小;极化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随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加而增加;证明了地层水浓度、阳离子交换量是影响自然电位大小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14 / 2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离子导电岩石自然电位特性的机理研究附视频
[J].
范业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范业活
;
关继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继腾
;
王克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王克文
.
物探与化探,
2005,
(03)
:239
-242
[2]
含水泥质砂岩导电特性的机理研究
[J].
范业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范业活
;
关继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继腾
;
房文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房文静
.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57
-64
[3]
泥质砂岩电化学测井解释模型及求解方法
[J].
孙宝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物理系湖北荆州
孙宝佃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2)
:56
-57+8
[4]
电化学测井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新进展(下)
[J].
姜恩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测井研究所
姜恩承
;
王敬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测井研究所
王敬农
;
孙宝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测井研究所
孙宝佃
;
曾花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测井研究所
曾花秀
.
测井技术,
1999,
(05)
:327
-333+399
[5]
电化学测井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新进展(上)
[J].
姜恩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姜恩承
;
王敬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敬农
;
孙宝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孙宝佃
;
曾花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曾花秀
.
测井技术,
1999,
(04)
:18
-23
[6]
建立渗透率解释模型的一种优化方法
[J].
吴欣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
吴欣松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6)
:46
-48
[7]
岩石激发极化电位的实验研究
[J].
范宜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范宜仁
;
刘兵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刘兵开
;
赵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赵文杰
.
测井技术,
1997,
(04)
:9+11+13
-14+10+12
[8]
泥质砂岩电导率方程式(测井解释数学模型)(上)
[J].
姜恩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测井研究所
姜恩承
.
测井技术,
1984,
(02)
:34
-46
[9]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M]. 地质出版社 , 李金铭, 2005
[10]
油田开发水淹层测井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赵培华主编, 2003
←
1
2
→
共 12 条
[1]
离子导电岩石自然电位特性的机理研究附视频
[J].
范业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范业活
;
关继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继腾
;
王克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王克文
.
物探与化探,
2005,
(03)
:239
-242
[2]
含水泥质砂岩导电特性的机理研究
[J].
范业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范业活
;
关继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继腾
;
房文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房文静
.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57
-64
[3]
泥质砂岩电化学测井解释模型及求解方法
[J].
孙宝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物理系湖北荆州
孙宝佃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2)
:56
-57+8
[4]
电化学测井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新进展(下)
[J].
姜恩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测井研究所
姜恩承
;
王敬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测井研究所
王敬农
;
孙宝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测井研究所
孙宝佃
;
曾花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测井研究所
曾花秀
.
测井技术,
1999,
(05)
:327
-333+399
[5]
电化学测井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新进展(上)
[J].
姜恩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姜恩承
;
王敬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敬农
;
孙宝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孙宝佃
;
曾花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曾花秀
.
测井技术,
1999,
(04)
:18
-23
[6]
建立渗透率解释模型的一种优化方法
[J].
吴欣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
吴欣松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6)
:46
-48
[7]
岩石激发极化电位的实验研究
[J].
范宜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范宜仁
;
刘兵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刘兵开
;
赵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赵文杰
.
测井技术,
1997,
(04)
:9+11+13
-14+10+12
[8]
泥质砂岩电导率方程式(测井解释数学模型)(上)
[J].
姜恩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测井研究所
姜恩承
.
测井技术,
1984,
(02)
:34
-46
[9]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M]. 地质出版社 , 李金铭, 2005
[10]
油田开发水淹层测井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赵培华主编, 2003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