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地区寒武纪海侵及其地层的时侵

被引:6
作者
张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海侵; 徐庄期; 穿时; 海进; 石英砂岩; 页岩; 碎屑岩; 地层; 寒武纪; 断块; 鄂尔多斯地区; 早寒武世; 下寒武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关于鄂尔多斯断块及其周缘的寒武纪地层与海侵,卢衍豪先生曾有论述。本文将讨论“霍山砂岩”的时代及其时侵的特点。 一、寒武纪海侵的发展 早寒武世筇竹寺期海侵尚未达本区。沧浪铺期始达本区南及西南缘。在北秦岭的洛南至商县一带称三川组,在豫西、中条山至渭北一带可称辛集组,在贺兰山中段称苏峪口组。它们的特点可归纳为:(1)往往以平行不整合覆于震旦系冰碛层(罗圈组、三道撞组、
引用
收藏
页码:254 / 2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华北南部、西南部寒武系及上前寒武系的分界 [J].
张文堂 ;
朱兆玲 ;
袁克兴 ;
林焕令 ;
钱逸 ;
伍鸿基 ;
袁金良 .
地层学杂志, 1979, (01) :51-56
[2]   从霍山砂岩的讨论看山西地台的盖层问题 [J].
梁玉左 .
地质论评, 1960, (06) :262-267
[3]   山西省霍山砂岩的对比及其时代 [J].
张嘉琦 .
地质论评, 1959, (11) :488-491
[4]  
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M]. 科学出版社 , 全国地层委员会编,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