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大陆岩石圈多层构造模型和塑性流动网络

被引:39
作者
王绳祖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大陆岩石圈; 构造变形; 多层构造模型; 大型地震带; 地震网络; 塑性流动网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东部亚洲大陆的广大地区存在着由两族大型地震带共轭相交而成的统一地震网络;位于中、上地壳的这种地震网络,实际上是岩石圈下层(含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塑性流动网络的一种响应。统一塑性流动网络系统的存在,证实了板内构造变形的驱动力源主要来自印度板块的碰撞推挤,而作用力的远程传递主要借助于网络状塑性流动。塑性流动网络对板内构造变形起着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第二届构造物理学术讨论会文集.[M].马瑾;王绳祖主编;.地震出版社.1990,
  • [2]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M].国家地震局《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编委会编制;马杏垣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
  • [3] 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M].国家地震局编;.地震出版社.1988,
  • [4] 中国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测成果.[M].国家地震局编;.地震出版社.1986,
  • [5] 塑性力学基础.[M].王仁等著;.科学出版社.1982,
  • [6]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instability modes of crustal rock and the estimation of shallow great earthquake depth..Wang Zi-chao; Wang; Sheng-zu;.Phys. Chem. Earth.1989,
  • [7] 江苏响水—内蒙古满都拉地学断面地震折射测深结果
    刘昌铨
    嘉世旭
    杜官恒
    [J]. 地震地质, 1991, (03) : 193 - 204
  • [8] 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地壳构造活动的关系
    孙洁
    徐常芳
    江钊
    史书林
    王继军
    何明
    [J]. 地震地质, 1989, (01) : 35 - 45
  • [9] 1966年邢台7.2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和发震构造
    徐杰
    方仲景
    杨理华
    [J]. 地震地质, 1988, (04) : 51 - 59
  • [10] 地壳温压条件下迁安石英岩的非弹性变形
    王子潮
    王绳祖
    [J]. 地震地质, 1988, (04) : 25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