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

被引:199
作者
刘聪慧
王永梅
俞国良
王拥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共情; 脑成像; 动态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9 [应用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共情是发生在人际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恰当地共情不仅可以提高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几率,还可以有效抑制攻击行为。以往研究者大多从静态的角度对共情的定义、结构和机制等进行探讨,然而,共情作为一种心理过程,以动态的观点阐述其内部机制对于探讨共情的本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回顾了以往研究者的共情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共情进行了界定;之后在对共情相关的理论或模型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共情的动态模型,并结合以往的研究对动态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是总结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964 / 97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共情的认知神经研究回顾 [J].
崔芳 ;
南云 ;
罗跃嘉 .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02) :250-254
[2]   共情概念的演变 [J].
陈晶 ;
史占彪 ;
张建新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06) :664-667
[3]   共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J].
郑日昌 ;
李占宏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04) :277-279
[4]   儿童社会观点采择与分享行为关系的研究 [J].
贾蕾 ;
李幼穗 .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04) :305-309
[5]   心理理论脑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J].
张兢兢 ;
徐芬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04) :110-115
[6]  
大学生的移情结构及其与积极人格、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彭秀芳.首都师范大学 2006
[7]  
Empathy: A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pproach[J] . Lian T.Rameson,Matthew D.Lieberman.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 2009 (1)
[8]   Gender differences in brain networks supporting empathy [J].
Schulte-Ruether, Martin ;
Markowitsch, Hans J. ;
Shah, N. Jon ;
Fink, Gereon R. ;
Piefke, Martina .
NEUROIMAGE, 2008, 42 (01) :393-403
[9]  
Different circuits for different pain: Patterns of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reveal distinct networks for processing pain in self and others[J] . Jamil Zaki,Kevin N. Ochsner,Josh Hanelin,Tor D. Wager,Sean C. Mackey.Social Neuroscience . 2007 (3-4)
[10]  
The empathic brain: how, when and why?[J] . Frederique de Vignemont,Tania Singer.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 200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