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再制造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被引:50
作者
徐滨士
机构
[1]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再制造工程; 中国特色; 产业化; 关键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H16 [机械制造工艺];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再制造工程是废旧机电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是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中国的再制造工程经历了产业萌生、科学论证和政府推进三个阶段。中国特色的再制造主要基于尺寸恢复和性能提升,并以先进的寿命评估技术、纳米表面工程和自动化表面工程技术为支撑,其重要特征是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低于原型新品,成本为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显著改善环保。具有中国特色的再制造模式已逐渐形成,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再制造工程的发展及推进产业化中的前沿问题 [J].
徐滨士 ;
刘世参 ;
史佩京 .
中国表面工程, 2008, (01) :1-5+15
[2]   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 [J].
徐滨士 ;
刘世参 ;
王海斗 .
求是, 2005, (12) :46-47
[3]   工程师——从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 [J].
徐匡迪 .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06) :1-6
[4]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效益分析及表面工程技术的应用 [J].
邢忠 ;
姜爱良 ;
谢建军 ;
冯义成 .
中国表面工程, 2004, (04) :1-5+9
[5]   装备再制造工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附视频 [J].
徐滨士 ;
朱胜 ;
马世宁 ;
刘世参 ;
梁秀兵 .
中国表面工程, 2003, (03) :1-6
[6]   绿色再制造工程设计基础及其关键技术 [J].
徐滨士 ;
马世宁 ;
刘世参 ;
朱绍华 ;
张伟 ;
朱胜 .
中国表面工程, 2001, (02) :12-15+2
[7]  
装备再制造工程的理论与技术[M].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徐滨士等, 2007
[8]  
机械与制造科学[M]. 科学出版社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编], 2006
[9]  
The Re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c Surfa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J] . Xu Bin Shi.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 2008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