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东亚中纬度西风急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被引:69
作者
毛睿
龚道溢
房巧敏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东亚西风急流; 强度指数; 切变指数; 冬季气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2 [急流和风在天气学上的分析];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57—2001年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及地面台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冬季东亚西风急流与我国气候的关系。首先定义了冬季东亚西风急流强度指数(区域30°35°N,127.5°155°E冬季200 hPa纬向风u200平均值的标准化值)和切变指数(区域15°25°N,100°115°E与区域30°40°N,100°115°E的平均u200之差的标准化值),这两个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冬季东亚西风急流的强度变化和位置的南北移动,二者相关系数为-0.48,通过99%信度检验。西风急流强度与亚洲和西太平洋大范围的大气环流有密切关系,而西风急流位置移动则与印度洋、中东太平洋的大气环流有密切关系,并分析了冬季急流强度指数和切变指数与我国温度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西风急流强度偏强时,西风急流位置偏北,此时在急流入口区左侧由于气流辐合造成低层气压上升,在出口区左侧则由于气流发生强烈辐散,引起低层气压下降,所以西伯利亚地区上空从对流层低层到中层高度值升高,北太平洋高度值降低,东西向气压差加大的形势,同时东亚大槽偏强,海陆气压差加大和东亚大槽偏强,导致冬季风强度偏强,引起我国从北到南的陆面降温,同时30°40°N低层有下沉气流,使得华北、华中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当西风急流强度偏弱时,西风急流位置偏南,整个东亚地区存在南风异常,东亚冬季风较弱,在25°N附近有上升气流,此时华南和内蒙古、华北降水偏多,内蒙古地表温度偏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东北南部冬季气温异常及其大气环流特征变化 [J].
杨素英 ;
王谦谦 ;
孙凤华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5, (03) :334-344
[2]   东亚夏季风活动与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北跳关系的研究 [J].
李崇银 ;
王作台 ;
林士哲 ;
禚汉如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4, (05) :641-658
[3]   一个新的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强弱变化之大气环流场差异 [J].
王会军 ;
姜大膀 .
第四纪研究, 2004, (01) :19-27
[4]   北半球夏季副热带西风急流变异及其对东亚夏季风气候异常的影响 [J].
廖清海 ;
高守亭 ;
王会军 ;
陶诗言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1) :10-18
[5]   东亚冬季风与中国夏季气候变化 [J].
晏红明 ;
段玮 ;
肖子牛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4) :367-376
[6]   1873~1995年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 [J].
施能 ;
朱乾根 ;
不详 .
气象科技 , 2000, (03) :14-18
[7]   北半球冬季副热带西风急流及有关环流季内振荡若干特征分析 [J].
史玉光 ;
杨舵 ;
陈洪武 .
新疆气象, 1999, (02) :1-6
[8]   冬季东亚大槽的扰动与热带对流活动的关系 [J].
孙柏民 ;
李崇银 .
科学通报, 1997, (05) :500-504
[9]   东亚冬季风的变化与中国气温异常的关系 [J].
郭其蕴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4, (02) :218-225
[10]   北半球冬季冷涌及其反馈过程对我国南方降水的影响 [J].
张元箴 ;
吴洪 ;
张兴旺 .
应用气象学报, 1993, (04) :48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