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城市地下水中主要离子含量升高机理分析——以洛阳市为例

被引:4
作者
蔡绪贻
陈静生
桂平
佘云平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2] 洛阳市公用事业局!洛阳
[3]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科学系!北京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主要离子; 硅酸盐; 铝硅酸盐; 风化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本文以洛阳市为例,讨论了华北地区地下水中主要离子的背景浓度及其形成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地下水中Ca2+、Mg2+浓度升高的若干机理;并对污染源各不相同的三个水源地地下水中Ca2+,Mg2+浓度升高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了Ca2+.Mg2+浓度与其它主要离子浓度的相关特征.研究表明:该区两类地下水主要形成于钙长石和镁橄榄石的风化作用;地下水中CO2分压升高,可促进Ca,Mg硅酸盐、铝硅酸盐的溶解,从而导致地下水中Ca2+,Mg2+浓度升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93 / 40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水化学.[M].[瑞士]斯塔姆(Stumm;W·);[美]摩尔根(Morgan;J·J·) 著;汤鸿霄 译.科学出版社.1987,
[2]  
硬水.[M].朱济成编著;.地质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