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效率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7
作者
刘柄麟 [1 ]
汪欢 [2 ,3 ]
胡晴 [4 ]
庄胜利 [5 ,6 ]
陈惠东 [5 ,7 ]
张超 [5 ,6 ]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2]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3] 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
[4]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5]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6]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7]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关键词
生态效率; 区域; 循环经济; 测度;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001 ;
摘要
基于生态效率理论,对江苏省2005—2014年生态效率及其变化轨迹进行实证研究,并引入脱钩分析法探究江苏省经济发展状况与环境压力的关系,最后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江苏省生态效率变化的主要资源与环境分效率因子作出诊断。结果表明:2005—2014年,江苏省各指标的资源效率均在波动,环境效率多数有小幅上升;综合资源效率与综合环境效率皆有波动,且综合环境效率波动幅度大于综合资源效率;从生态效率及循环经济模式的时间演变轨迹看,江苏省走的是跳跃型发展模式;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脱钩状态不稳定,主要表现为强脱钩、弱脱钩和扩张性复钩3种状态;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知,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业用电、全社会用电、生活能源消费、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为影响江苏省生态效率变化的显著贡献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216 / 2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江苏统计年鉴.[Z].汤以伦 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   资源价值流分析在循环经济“3R”原则中的运用 [J].
罗喜英 ;
高瑜琴 .
生态经济, 2015, 31 (09) :43-47
[3]   基于生态效率的江西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J].
黄和平 .
生态学报, 2015, 35 (09) :2894-2901
[4]   江苏省2014年上半年颗粒物PM2.5、PM10污染特征分析研究 [J].
韩朴 ;
刘峰贵 ;
Julia Lu ;
赵衍君 ;
王宇坤 ;
赵志龙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5, 40 (03) :28-33
[5]   中国大城市环境效率实证研究 [J].
潘文砚 ;
王宗军 .
城市问题, 2014, (01) :9-13
[6]  
Process engineering in circular economy.[J].Lothar Reh;.Particuology.2013, 02
[7]   河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J].
武红 ;
谷树忠 ;
周洪 ;
王兴杰 ;
董德坤 ;
胡咏君 .
资源科学, 2011, 33 (10) :1897-1905
[8]   基于生态效率的辽宁省循环经济分析 [J].
韩瑞玲 ;
佟连军 ;
宋亚楠 .
生态学报, 2011, 31 (16) :4732-4740
[9]   我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J].
卢玉玲 .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0, 30 (04) :15-17
[10]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J].
王紫薇 ;
孙世群 ;
王辉 .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07) :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