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08年北京市顺义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21
作者
张文增
冀国强
史继新
马玉欣
张松建
机构
[1] 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病科
关键词
肝炎,病毒性,人; 疫苗; 回顾性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 [病毒性肝炎];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状况,探讨其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顺义区1998-2008年间2 615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998-2008年间累计报告2 615例,乙肝占病毒性肝炎总数的37.3%。年平均发病率为37.16/10万,死亡26例,年均死亡率为0.36/10万,病死率为0.99%。各年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波浪式变化,总体发病趋势呈逐年下降。发病率最高峰在1999年,为127.92/10万,以后甲肝发病率逐年下降,乙肝和戊肝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肝无论发病率还是构成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型肝炎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5月份。19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病例最多的是仁和镇、其次是南彩。乙肝、丙肝及肝炎总发病率城市地区高于其他乡镇地区。20~4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5~1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低。甲肝、乙肝和戊肝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病毒性肝炎发病以学生为主,其次为农民、工人。甲肝以学生为主,乙肝学生发病减少,而农民、工人、干部的比重明显增加。结论通过在人群中广泛接种甲、乙肝疫苗,加强饮水及食品卫生管理及卫生宣教等措施,顺义区病毒性肝炎已初步得到控制。今后应进一步落实上述措施,加强对病毒性肝炎发病的监测,防止其发病高峰的再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149 / 11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北京市1997-2003年丙型肝炎疫情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J].
王富珍 ;
龚晓红 ;
刘立荣 ;
韩莉莉 .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06, (04) :259-261
[2]   中国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效果分析 [J].
陈园生 ;
贺雄 ;
王骏 ;
陈丽娟 ;
王晓军 ;
李艺星 ;
李军宏 ;
林长缨 ;
梁晓峰 ;
白呼群 ;
严俊 ;
崔钢 ;
于竞进 .
中国计划免疫, 2005, (06) :465-469
[3]   杭州市西湖区1959~2000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J].
戴苡 .
疾病控制杂志, 2003, (01) :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