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通货膨胀特征及化解

被引:2
作者
林建华
任保平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全球化;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经济结构; 宏观经济;
D O I
10.16011/j.cnki.jjwt.2008.12.026
中图分类号
F822 [中国货币];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产生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剖析,认为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其他诸如原油、粮食、矿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过是这一根本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环境下,既要实现物价稳定又要避免经济衰退的根本途径在于调整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使国内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需求冲击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 [J].
陈丹丹 ;
任保平 .
当代财经, 2008, (06) :9-13
[2]   美元贬值是油价飙升主因 [J].
庞昌伟 .
国际融资, 2008, (06) :24-25
[3]   从本币升值到流动性过剩和出口依赖——中日两国的区别在哪里? [J].
丁剑平 ;
潘橙璋 .
当代财经, 2008, (05) :43-50
[4]   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经济学透视 [J].
刘志琳 ;
郑泉源 .
宏观经济管理, 2008, (05) :17-20
[5]   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分析 [J].
林卫龙 .
国际贸易, 2008, (03) :42-46
[6]   美元贬值:成因、影响与未来走势 [J].
张锐 .
财经科学, 2007,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