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岭估计法在多重共线性数据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35
作者
郭志仪 [1 ]
曹建云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北人口研究所
[2]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多重共线性; 岭估计法; 区域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1 [劳动力];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利用岭估计法对包含制度变量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内生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结果表明,1979~2004年,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为0.632,29%的经济增长得益于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高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较强的正的外部性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67%。三大区域中,东部人力资本水平及其产出弹性最大,西部人力资本存量最小但其产出弹性最高,而且区域内部差异最大。投资对三大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主要来自于不同区域中制度因素引起的投资效率的差异;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区域之间人力资本及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差距缩小,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是造成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9+95 +95-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 [J].
徐瑛 ;
陈秀山 ;
刘凤良 .
经济研究, 2006, (08) :93-103+128
[2]   计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新方法 [J].
丁仁船 .
统计与决策, 2005, (19) :133-135
[3]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核算 [J].
王金营 .
中国人口科学, 2005, (03) :63-68+96
[4]   教育投入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J].
陈浩 ;
薛声家 .
经济与管理, 2004, (10) :5-7
[5]   制度变迁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影响 [J].
王金营 .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04) :13-19+81
[6]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4, (05) :31-39
[7]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J].
易纲 ;
樊纲 ;
李岩 .
经济研究, 2003, (08) :13-20+90
[8]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由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争论谈起 [J].
郑玉歆 .
经济研究, 1999, (05) :57-62
[9]  
SAS统计分析及应用[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黄燕,吴平等编著, 2006
[10]  
计量经济学[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李庆华编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