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农耕文化旅游为例

被引:7
作者
陈丽军
夏庆利
王庆
机构
[1] 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特色旅游; 农耕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模式;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32.082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从特色旅游、特色旅游资源的定义入手,以最具中国特色的旅游资源———农耕文化为例,通过对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4种典型模式的分析,指出文化观赏型向文化体验型的转变是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方向,同时指出我国特色旅游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意义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9896 / 1989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古村落旅游开发经营模式比较研究 [J].
白露 ;
张晓红 .
价值工程, 2010, 29 (23) :30-31
[2]   长江三峡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J].
张述林 ;
李俊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3) :100-102+105
[3]   成都近郊“农家乐”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刘沙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4) :7324-7326+7453
[4]   山西省农耕文化及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浅析 [J].
罗建军 ;
雷锦霞 .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37 (11) :74-76+82
[5]   遗产视角下的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基于国内外梯田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 [J].
王浩 ;
叶文 ;
薛熙明 .
旅游研究, 2009, 1 (03) :23-26+32
[6]   特色旅游基础理论研究 [J].
祁丽 ;
谢春山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48-50
[7]   世界各地的特色旅游 [J].
谢玉洪 .
绿化与生活, 2004, (06) :35-35
[8]   浅谈元阳哈尼梯田的旅游前景与开发保护 [J].
罗继霖 .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1)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