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特低渗气藏剩余气分布的描述

被引:13
作者
王昔彬
刘传喜
郑祥克
刘常红
张渝丽
张华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剩余气; 储层; 低渗气藏; 干气气藏; 采出程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低渗特低渗、无明显边、底水的异常高压干气气藏开采一段时间后 ,储层中不同区域的地层压力下降不均衡 ,但含气饱和度 (Sg)却相差不大 ,用含气饱和度无法准确地描述气藏剩余气的分布状况。因此 ,人们通常用开采过程中压力的分布来定性描述这类气藏的剩余气分布。根据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和可采储量的定义 ,建立了可采储量采出程度 (K)与地层压力 (P)之间的函数关系 ,将开采过程中的地层压力分布转化为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的分布 ,实现了剩余气分布的定量描述。
引用
收藏
页码:401 / 403+416 +4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采气工艺基础.[M].杨继盛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2]   剩余油分布研究新方法——灰色关联法 [J].
李胜利 ;
于兴河 ;
高兴军 ;
王庆如 ;
梁卫 ;
周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2) :175-179
[3]   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的应力场特征 [J].
吴志均 ;
杨宇 ;
刘应楷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2) :136-139
[4]   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与产能物性下限 [J].
王秀娟 ;
赵永胜 ;
文武 ;
迟博 ;
孙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2) :162-166
[5]   新场气田低渗致密沙二气藏数值模拟研究 [J].
张箭 ;
李华昌 ;
刘成川 .
天然气工业, 2002, (03) :5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