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学地层学研究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和对比

被引:26
作者
王自强 [1 ]
尹崇玉 [2 ]
高林志 [2 ]
柳永清 [2 ]
唐烽 [2 ]
张传恒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南华系; 震旦系; 化学地层学; Sr和C同位素; 化学蚀变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7 [化学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传统地层学向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地层学方向的发展,笔者开展了湖北峡东地区新元古界震旦系和南华系的化学地层学研究。分别介绍了碳酸盐岩地层的稳定同位素和碎屑岩化学蚀变指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依此提出新元古界划分和对比方案。震旦系碳酸盐岩中所获得的δ13C变化曲线和87Sr/86Sr比值与世界诸多剖面的变化曲线基本一致。南华系碎屑岩的化学蚀变指数(CIA)的特征是莲沱组下部CIA值为55~65(代表寒冷环境的CIA值),莲沱组上部CIA值则增至65~75(代表温湿环境),而莲沱组顶部两个样品的CIA值再次降为寒冷指数60~65;南沱组CIA值均为60~65,除了顶部(接近震旦系)的两个样品分别为69·4和70·9。上述CIA值的变化表明南华系以寒冷气侯为主,并且经历过“寒冷—温湿—寒冷”气候的演变条件下的沉积物。沉积相的多样性说明即使在“冰期”期间古构造、古地理环境对沉积物特征的影响依然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268 / 27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峡东震旦系陡山沱组宏体化石的新发现
    唐烽
    尹崇玉
    柳永清
    王自强
    刘鹏举
    高林志
    [J]. 科学通报, 2005, (23) : 2632 - 2637
  • [2] 化学蚀变指数(CIA)及其在新元古代碎屑岩中的应用
    冯连君
    储雪蕾
    张启锐
    张同钢
    [J]. 地学前缘, 2003, (04) : 539 - 544
  • [3] 南华系底界与古城冰期的年龄:SHRIMP Ⅱ定年证据
    尹崇玉
    刘敦一
    高林志
    王自强
    邢裕盛
    简平
    石玉若
    [J]. 科学通报, 2003, (16) : 1721 - 1725
  • [4] 峡东震旦系层型剖面沉积相研究
    柳永清
    尹崇玉
    高林志
    王自强
    [J]. 地质论评, 2003, (02) : 187 - 194+230
  • [5] 湖北宜昌峡东地区震旦系层型剖面化学地层特征及其国际对比
    王自强
    尹崇玉
    高林志
    柳永清
    [J]. 地质论评, 2002, (04) : 408 - 415
  • [6] 关于中国新元古界划分几个问题的讨论
    陆松年
    [J]. 地质论评, 2002, (03) : 242 - 248
  • [7] 磷酸盐化原肠胚化石在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的发现
    尹崇玉
    岳昭
    高林志
    [J]. 科学通报, 2001, (12) : 1036 - 1039
  • [8] 贵州瓮安震旦纪陡山沱期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的新观察
    尹崇玉
    高林志
    邢裕盛
    [J]. 地质学报, 2001, (02) : 145 - 150+289
  • [9] 关于国际(年代)地层表与中国地层区划
    王鸿祯
    [J]. 现代地质, 1999, (02) : 70 - 73
  • [10] 震旦系的范畴、时限及内部划分
    邢裕盛
    尹崇玉
    高林志
    [J]. 现代地质, 1999, (02) : 82 -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