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开采层间岩层控制的关键位置判定

被引:43
作者
冯国瑞 [1 ]
闫旭 [1 ]
王鲜霞 [2 ]
康立勋 [1 ]
翟英达 [1 ]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2] 太原理工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采矿工程; 上行开采; 层间岩层结构; 控制; 关键位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 [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历史原因或复杂地质条件等导致曾经遗弃的可采煤层上行开采问题,提出上行开采的关键技术是岩层控制,而岩层控制的突破点在于其关键位置的确定。考虑到上行开采层间岩层关键层的结构最终演化为面接触块体结构,并且该结构中的块体强度高、刚度大,块体间摩擦面近似平面,结构面贯穿块体,结构的失稳源于块体沿着接触面的剪切滑移,故借鉴块体理论的思想,用矢量分析法建立上行开采层间岩层关键层结构中块体的参量矩阵并计算相应的判别矩阵,判定层间岩层关键层结构的可动块体,进而通过虚设切向"净滑动力"的方法探索上行开采层间岩层控制关键位置的具体判定方法,为上行开采层间岩层结构以及上行开采技术体系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721 / 37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平四矿近距煤层上行开采研究
    马立强
    汪理全
    乔京利
    王少义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8, (03) : 357 - 360
  • [2] 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与工程应用
    马立强
    汪理全
    张东升
    刘玉德
    刘江
    张太平
    欧阳广斌
    [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 1 - 5
  • [3] 块体理论在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系统硐室群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杨庆
    杨钢
    王忠昶
    朱训国
    栾茂田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8) : 1618 - 1624
  • [4] 近距离薄煤层上行低综开采实践
    沈五名
    [J]. 煤炭技术, 2005, (10) : 50 - 52
  • [5] 综放巷内充填原位沿空留巷技术
    张东升
    马立强
    冯光明
    缪协兴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7) : 1164 - 1168
  • [6] 大同综采工作面直接顶端面块体失稳与平衡分析
    康立勋
    杨双锁
    钱鸣高
    [J]. 煤炭学报, 1999, (03) : 25 - 29
  • [7] 平顶山四矿上行开采的观测与研究
    韩万林
    汪理全
    周劲锋
    [J]. 煤炭学报, 1998, (03) : 45 - 48
  • [8] 残采区上行开采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D].冯国瑞.太原理工大学.2009, 01
  • [9]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钱鸣高;石平五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 [10] 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M].钱鸣高等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