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关于生态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的若干思考
被引:4
作者
:
陈晓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商学院
湖南商学院
陈晓红
[
1
]
周智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
湖南商学院
周智玉
[
2
]
机构
:
[1]
湖南商学院
[2]
中南大学
来源
:
湖南商学院学报
|
2015年
/ 22卷
/ 01期
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
生态文明;
城镇化;
发展模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
083305 ;
1204 ;
083304 ;
摘要
:
从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与模式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生态城镇化的理念,并诠释了生态城镇化的具体内涵与特点,阐述了其包含的田园城市、精明增长、公交导向开发、低冲击开发、被动式设计、分布式微循环、生态修复、分类回收与处理等规划理念,从完善的生态功能、优良的环境质量、洁净的能源消费、优化的城镇布局等四方面构建了生态城镇化的目标体系,最后在分析当前我国生态城镇化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生态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生态城镇化政策保障体系、夯实生态基础设施、优化生态城镇化的考核指标与机制等四方面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2 +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李伟,Sri Mulyani Indrawati,刘世锦,韩俊,Klaus Rohland,Bert Hofman,侯永志,Mara Warwick,Chorching Goh,何宇鹏,刘培林,卓贤.管理世界. 2014(04)
[2]
简论我国健康城镇化的几类底线
仇保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同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天津大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仇保兴
[J].
城市规划,
2014,
38
(01)
: 9
-
15
[3]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对若干重大体制改革问题的认识与政策建议[J]. 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周诚君.中国社会科学. 2013(07)
[4]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碳预算管理
潘家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潘家华
[J].
经济研究,
2013,
48
(03)
: 12
-
14
[5]
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复合生态管理
王如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王如松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
(02)
: 125
-
132+138
←
1
→
共 5 条
[1]
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李伟,Sri Mulyani Indrawati,刘世锦,韩俊,Klaus Rohland,Bert Hofman,侯永志,Mara Warwick,Chorching Goh,何宇鹏,刘培林,卓贤.管理世界. 2014(04)
[2]
简论我国健康城镇化的几类底线
仇保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同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天津大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仇保兴
[J].
城市规划,
2014,
38
(01)
: 9
-
15
[3]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对若干重大体制改革问题的认识与政策建议[J]. 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周诚君.中国社会科学. 2013(07)
[4]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碳预算管理
潘家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潘家华
[J].
经济研究,
2013,
48
(03)
: 12
-
14
[5]
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复合生态管理
王如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王如松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
(02)
: 125
-
132+13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