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协会在本土语境下的诠释:一种制度主义的视角——基于粤东农村的一个个案研究

被引:7
作者
杨晓明
机构
[1]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协会; 制度环境; 资源; 港畔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6 [中、老年];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制度环境的制约。本文立足于制度主义视角,以"合法性机制"为解释逻辑,采用个案研究方法,探讨农村老年人协会的形成与发展。通过深入观察和分析,本文发现:港畔村老年人协会是在与乡土社会的制度环境长期互动的情况下形成的制度化的组织,而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老年人协会的成立和生存都依赖于乡土社会的制度资源,即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共享的社会价值观念等,它能否正常运转取决于制度为人们的接受程度和协会对制度资源的利用程度。老年人协会作为农村社区重要的草根NGO,对乡村传统文化的重建具有重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它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9+91+97 +9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农村银色力量何以可能?——以浙江老年协会为例 [J].
邓燕华 ;
阮横俯 .
社会学研究, 2008, (06) :131-154+245
[2]   村民自治、组织发展与村级治理——以福建省乡村调查为例 [J].
甘满堂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3) :98-106
[3]   农村民间组织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功能的社会学分析 [J].
丁艳华 ;
万江红 .
理论观察, 2006, (05) :68-69
[4]   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基层老年群众组织作用研究——以老年人协会为例 [J].
黄乾 ;
原新 .
人口学刊, 2006, (03) :24-28
[5]   老年人协会、村庄生活与民族精神——乡村建设视野中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J].
谭同学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2) :7-10
[6]   使农村老年人协会运转起来——关于洪湖老年人协会试验的报告 [J].
申端锋 ;
周娴 .
甘肃农业, 2006, (01) :69-69
[7]   无形的观念如何塑造有形的组织对组织社会学新制度学派的一个回顾 [J].
曹正汉 .
社会, 2005, (03) :207-216
[9]   现代农村社区福利的产生和促进——对浙江宁波L村老年协会个案的考察 [J].
董海宁 .
社会, 2003, (11) :9-12
[10]   北京市民间组织个案研究 [J].
孙志祥 .
社会学研究, 2001, (01) :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