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国乡村的两个坐标

被引:6
作者
韩少功
机构
关键词
中国乡村; 贫民窟; 启蒙主义; 微观经济效益; 农民工; 承包责任制; 土地兼并; 前现代; 韩少功; 世道人心; 长乐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6.7 [当代文学(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50106 ;
摘要
所谓人们都是"理性人"的启蒙主义假设,以为人人都是天然的理财能手、都能"利益最大化"的假设,大半是书生的想当然,具有极大风险。只有从实际出发,我们才可能知道,为什么家庭承包责任制尽管不是一个最好的制度,却是社会巨大的稳定器,是给一大半老百姓社会保障托底。其微观经济效益如果不是最优,但至少有宏观的社会效益最优——至少让中国不至于成为全球第四个贫民窟大国。
引用
收藏
页码:4 / 9 +2+1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